第14版:知行·理论

建筑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与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本文字数:1614

  ■  吴玮玉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资金密集型、项目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在建筑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供应链金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可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解决建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因此,研究建筑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与财务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筑企业供应链金融的现状及创新需求

  目前,建筑企业常用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包括保理、国内信用证、商业汇票、订单融资等。以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为例,其主要选择无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模式。该模式不仅有助于企业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还能显著缩短应收账款周转周期,将商业信用风险转移至专业金融机构。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企业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亟待建筑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建筑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

  保理机构通过整合从各债权人处收购的应收账款,构建起规模化的应收账款资产池,并依托对资产池的信用增级和结构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标准化、可流通的金融证券产品,最终实现在金融市场上的有效发行与交易。该模式可盘活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资产,提高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机构通过搭建供应链融资平台,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在线融资服务。该平台可实现信息共享和流程优化,提高供应链金融服务效率。以金融机构为例,其可运用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交易场景,覆盖工程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计划制定、采购流程及现场管理等全流程,实时可视化展示相关数据。

  建筑企业供应链金融的财务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波动导致的融资成本上升或资产价值下降的风险。建筑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行业周期性变化及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影响较大,可能导致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原材料成本上升等,进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增加供应链金融风险。

  操作风险涉及金融机构在处理供应链金融业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人为失误可能造成贷款审批不当或合同签订错误,需要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法律风险可能源于合同条款、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多方法律关系和合同约定,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更新,确保业务合规性,并妥善处理合同纠纷,以降低法律风险。

  建筑企业供应链金融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金融机构应采取多元化风险评估方法,包括财务分析、信用评级、供应链分析等。同时,加强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调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如调整授信额度、提高贷款利率等,以降低信用风险。

  金融机构应优化内部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完善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标准化业务流程,降低人为风险;强化员工培训,提升风险意识与业务能力。

  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合规培训,避免因违规操作而引发的法律风险。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律师解读最新金融法规,并通过模拟案例演练,让业务人员熟悉合规操作流程,从源头上杜绝法律风险。

  建筑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与财务风险控制是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建筑企业可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供应链的协同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建筑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与财务风险控制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单位: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工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新闻热线电话:010-674106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10661 广告招商电话:010-67410642
举报邮箱:jubao@cinn.cn   投稿邮箱:zbs@cinn.cn   服务邮箱:fuwu@cinn.cn
中国工业报社
微信公众号
中国工业报知行·理论 14建筑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与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2025-06-30 2 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