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张杰:垂类大模型增强制造业数智化竞争力

本文字数:1206

垂类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核心,将推动大模型真正深入行业场景。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6月23日,在融链向“新”“一起益企”中工智库沙龙暨第十八届中国工业论坛启动新闻发布会上,中关村科金技术副总裁张杰围绕制造业服务中台痛点、垂类大模型解决方案、落地场景与客户案例三方面作《垂类大模型增强制造业数智化竞争力》主题发言。

  张杰在演讲中深入剖析了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价值分布特征。他指出:“在制造业价值链中,高附加价值更多体现在两端。企业侧除了重视研发设计外,服务中台同样重要,其中客户沟通、客户服务、服务培训等是重要的场景。”

  “在数智化转型背景下,服务中台已成为连接研发端和市场端的重要纽带。通过构建数智化服务中台,企业能够将客户沟通、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等传统服务环节转化为新的价值增长点,实现从单纯产品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张杰特别强调。

  然而,制造业服务中台普遍面临重重困难,包括渠道分散问题、系统与数据问题、服务增值与能力问题、协作与效率问题、数据分析问题、培训资源与效果问题,亟需通过数智化转型构建一体化平台,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升服务价值,从而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升级。

  “中关村科金的制造业服务中台通过构建智能化的用户服务中心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客户服务系统存在的诸多痛点。该服务中台的核心价值在于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显著提升客服效率与服务满意度,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直接价值并提升品牌形象。”张杰介绍。

  张杰表示,数智化实践的典型应用场景,是多种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以中关村科金的实践为例,人工智能技术已全面渗透企业研发、生产、运营、销售和服务等核心环节,从信息化、数字化底座到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构建起完整的智能化体系。

  “这些技术的系统化融合应用,正在推动企业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张杰说道,垂类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核心,将推动大模型真正深入行业场景。

  他介绍,中关村科金自2023年起锚定大模型赛道并全面布局平台与应用。全新升级的得助大模型平台2.5作为业内领先的大模型平台,覆盖算力、数据、模型、智能体等全链路大模型开发和应用能力,功能全面完备,并携手合作伙伴打造了丰富的垂类大模型及应用。

  实际应用数据显示,该平台可将项目交付周期缩短40天,GPU利用率提升20%,推理速度加快4.5倍以上,同时降低30%的显存需求,大幅提升了企业AI应用的性价比和部署效率。

  “通过对‘平台+应用+服务’的三级引擎战略持续优化,中关村科金已构建起从底层技术到业务价值的垂直穿透力。”张杰说,当前大模型技术正推动众多行业从基础数字化迈向深度智能化变革;未来,中关村科金将持续探索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耦合,让垂类大模型真正成为驱动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工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新闻热线电话:010-674106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10661 广告招商电话:010-67410642
举报邮箱:jubao@cinn.cn   投稿邮箱:zbs@cinn.cn   服务邮箱:fuwu@cinn.cn
中国工业报社
微信公众号
中国工业报特别报道 07张杰:垂类大模型增强制造业数智化竞争力 2025-06-30 2 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