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倒挂之困 进口天然气将退税
稿件来源:本报讯
天然气进口销售价格严重倒挂现象可能会得到缓解。一项通过退税鼓励进口的政策近日出台。 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联合下发的有关进口天然气退税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经国家准许的进口天然气项目,进口天然气价格高于国家销售定价的情况下,将相关项目进口天然气 (包括液化天然气)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按倒挂比例予以返还。此外,对2010年底前 “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项目进口的天然气,也按上述政策返还进口环节增值税。 对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相关专家表示,新政可短期内减轻天然气进口企业负担,有利于增加天然气进口,维持国内天然气价格稳定。但根本改变天然气价格国内外倒挂现象的有效办法,还是要推进国内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 需求加大 长期以来,国产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低于其他可替代能源价格,天然气需求过快增长,部分地区气荒现象时有发生,进口天然气与国内供气之间价格倒挂矛盾也十分突出。 我国天然气资源人均占有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国内天然气产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有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944.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1%;全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1100亿立方米左右,比上年增长20.4%。预计今年我国天然气绝对消费量将比去年增加200亿立方米,增长20%左右,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国内生产的天然气不够用,需要逐步扩大进口。进口所签订的海外合同逐渐大规模到位,进口气比国产气价格高,需要逐步消化,导致调价的压力越来越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上海关区进口液化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72.8万吨,价值3.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和34.8%,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445.5美元,上涨21.4%,几乎全部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 据分析,今年以来上海关区液化气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天然气供需缺口加大导致进口需求快速提升。以上海市为例,近年来燃气用户持续增长,其中,至2010年10月底天然气家庭用户已增至398.45万户。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远低于等热值燃料油价格,在节能减排和燃油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各地纷纷进行 “油改气”,争上以天然气为原料或燃料的化肥、发电等项目,工业需求在短期内迅速放大。 巨头受益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全线建成投产,大量源自中亚的天然气正在源源不断输入国内。 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2011年1~7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长一倍,至168亿立方米。其中7月份进口天然气27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逾一倍;同月进口液化天然气15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 虽然我国天然气进口量逐年增长,但由于此前为了鼓励天然气消费,国内天然气价格一直偏低,造成进口天然气和国内天然气价格严重倒挂。有分析指出,西气东输二线现在亏损至少100亿元。据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中石油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价格倒挂幅度为0.88元/立方米。 据了解,中国自中亚、俄罗斯等地进口的天然气价格均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因此进口天然气终端价格远高于国内天然气价格。因此中石油、中海油等主要天然气进口企业始终在此业务方面承受亏损。特别当国际油价在100美元/桶以上时,国内外价差更大。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日前表示,进口增值税返还可减轻中石油、中海油等主要进口企业长期承受的价格压力,这也应是该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 “新政对游说发改委进行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未果的石油巨头也算是一种安抚。”石化联合会专家表示。 权宜之计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天然气价格机制长期与国外价格脱节,不仅会影响天然气进口商的积极性,也将影响天然气市场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终不利于国内天然气产业发展。 新政策明显利好天然气进口企业,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天然气进口企业的税负,企业的现金流增加,同时利润水平也会增加,有助于提高国内天然气进口企业的进口积极性。 但这一政策并不能改变天然气价格国内外倒挂现象。国内外天然气价格倒挂是由于国外天然气价格较高而国内天然气价格相对较低造成的,三部委此举的目的主要在于缓解国内外天然气价格倒挂现象所引起的矛盾和提高国内天然气进口企业的进口积极性,对改变国内外天然气价格倒挂现象的作用并不大。 2010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调高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0.23元/立方米;2010年底,各大城市召开听证会,欲提高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但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约束下,国内气价未能调整。 据了解,中石油、中海油都曾制定天然气定价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但均未获得通过。每年的气荒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但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却始终未能推进。 有分析指出,返还增值税新政尽管合理,但仍无法完全解决进口企业的亏损问题。退税的同时天然气价改还会继续,但由于目前通胀的经济形势,要在稳定物价控通胀的同时推进市场化改革,实在太难平衡,因此价改的步伐可能再次放缓。(本报记者 陈祎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