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自主研发钢铁物流整体信息系统
稿件来源:本报讯
“武钢整体物流信息化包括440台服务器、1100套网络设备和1万多台计算机,涉及5000多个客户及供应商,30多个国内外机构。然而,采用GPS、GIS、RFID、条形码等技术通过企业网、互连网和无线网进行物流信息交换,实现了跨地域物流实时管控,解决了与客户业务协同,以及钢铁制造的不确定性对计划的调整和实时调度要求高等世界性难题。”在日前召开的湖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会议上,武钢代表所讲的这一番话,引起了各企业数百名到会代表的浓厚兴趣。 该集团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首席师胡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武钢物流具有流程长、品种多、全球化的特点。钢铁物流的运输及动态收、发、存管理十分困难,传统物流为人工操作、信息滞后,并存在计量不准、到货时间不可控、资金占用量大等问题。 因此,从2001年始,武钢自立项目,在我国率先开展物流整体信息系统的自主研发。胡星告诉记者,该项目包括采购电子商务、原燃料物流、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等15大专业管理系统,共计91个子系统。实现了原料资源、质量控制、运输条件、销售价格和面向订单的生产组织和跟踪,功能覆盖了钢铁物流全过程。通过模型计算实现了产销一体和管控衔接。 据了解,近几年来,武钢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所建立的整体物流信息化技术,为钢铁行业通过信息化带动和推动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是基础建设明显加快,生产装备信息化水平日趋优良。随着武钢 “十一五”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及配套信息化系数同步上线,40多个信息化技措和科技项目开发投入运行,所有生产线全部实现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节能降耗指标全面提升,轧钢片生产自动化居国际领先水平。 二是加强基础数据采集和分析,产品质量显著改善。建立了面向钢铁业务流程主题的数据库存和数据挖掘的品种结构优化模型,双高产品比例由57.2%提高到83%。 三是不断开拓产业供应链的深度和广度,市场响应度显著提升。武钢2010年网上销售收入是2006年的12.1倍,用户异议的万元损失率降低了63.7%,产品交货精度达到按周交货,合同兑现率达到近100%的目标,客户满意度达到93.09%。(本报记者 何人民 通讯员 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