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可以特别但不能特供
稿件来源:本报讯
近来,在全国各地琳琅满目的商场终端,一道别样的风景引人瞩目。包括三元、鲁花、王老吉、椰树在内的诸多知名品牌纷纷更换含有 “专供”、 “专用”等字眼的产品外包装,来不及更换新包装的产品,干脆用贴纸遮住诸如 “人民大会堂宴会用油”、 “人民大会堂宴会用乳制品”的字样,而代之以 “5S压榨专家”、 “中国驰名商标”之类的标贴,如同救急的创可贴,醒目而扎眼。 如此多的大品牌、如此大规模的换 “包”工作,标志着市场上的品牌 “去特化”开始真正变为了现实。 相比几年前,国家工商总局针对一些地方在广告发布中出现 “国家机关专供”及类似内容的清理,2011年的去 “特”禁 “专”可谓力度空前。2011年8月2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4部委联合下发了 《关于开展清理整顿部分商品滥用 “特供”、 “专供”标识专项行动的通知》。四部委统一部署、联合行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清理整顿部分商品包装、标签上滥用 “特供”、“专供”标识专项行动。 其实 “特供、专供”并非一个自然形成的市场概念,“人民大会堂”、 “国宴”这些字眼标志,也具有特殊的政治含义。正如原产地印象,消费者在评估产品时通常会就产品的来源地来区分品质的好坏。中国品牌乐于捆绑 “特供”,除了不自信的心态,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文化使得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迷恋于 “特供、专供”所带来的 “尊贵、品质、安全、身份象征”营销虚荣溢价。正如国家工商总局所指出的,部分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在商品的包装及标签上滥用 “特供”、 “专供”等标识内容,大肆炒作 “特供”、 “专供”概念,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特别是一些经营者使用含有 “国家机关专供”、 “国家机关特供”的包装及标签,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形象。 由此可见,中国品牌不实现从官本位的文化向商业化的社会转变,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 “特供”概念在营销上可以实现溢价,却不能在品牌上实现溢价。 国家品牌背书的只能是品质而不是权力,国家品牌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公共资源,国家品牌是以神圣的公信力为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象征和品牌符号。如果国家品牌的公信力也陷入所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漩涡中,就会将公权力带入 “品牌公地”的境地,摊薄公权的品牌价值,甚至耗尽中国自己的品牌资源。只有致力于 “中国制造”的品质提升与品牌力塑造,才能形成真正的国家品牌背书,从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创造更多资源附加价值的竞争优势。(李光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