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化陶瓷产业能否焕发新活力
稿件来源:本报讯
陶瓷和南音,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都极具福建泉州地方文化特色,那么当陶瓷遇上南音,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在不久前举办的2011泉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上,金奖得主之一的林鸿福就将陶瓷与南音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创作出了一组美丽动人的作品——《忆南音》。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组美丽的作品,林鸿福在泉州举办了个人获奖作品展,并邀请了十几家媒体朋友,共同就陶瓷产业如何做大做强等问题举办了座谈会。 当陶瓷遇上南音 《忆南音》展现了六个美丽的女子在表演南音时各具神韵的画面,或弹琵琶,或拉二胡,或轻声吟唱,无不惟妙惟肖,生动可人。泉州市副市长潘燕燕在观赏此次大赛获奖作品时,对《忆南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说: “德化艺术陶瓷与南音的结合不仅巧妙,而且具有独特的泉州文化意蕴,这样的作品更能打动四面八方来泉的游客,让他们在领略泉州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泉州独特的文化艺术氛围。” 林鸿福告诉记者,为了做好这组产品,他仔细研究了南音的吹拉弹唱,将其与闽南女子的身材、容貌进行了原型的大小比对。他认为,用德化陶瓷来展示南音的风采,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一次艺术间的碰撞和交流,可谓一举两得。 早在今年5月份, 《忆南音》就已经获得了 “2011中国 (天津)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可见,南音与陶瓷的结合不仅赢得了闽南人的喜爱,也征服了全国人民。为了回馈社会,在座谈会上,林鸿福宣布将把 《忆南音》进行义拍,所得的善款将全部用于慈善事业的捐赠。 用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民窑到西洋窑最大的出口基地,德化作为中国的三大瓷都之一,此前无论在出口还是内销,都遥遥领先于江西景德镇和湖南醴陵,但是近几年来,德化陶瓷的市场份额逐步被瓜分,一家独大的地位受到了动摇。 林鸿福告诉记者,目前德化陶瓷行业的年产值在80多亿元左右,其中外销占60多亿元,而代工又占据了外销的大部分,德化陶瓷真正主动扩展国际市场的部分非常小。作为一名工艺大师的同时,林鸿福还担任着中国恒忆陶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对于目前德化陶瓷企业弱小、分散的现状,他表示非常担忧。因此,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走一条具有特色的企业发展之路成了很多德化陶瓷企业不得不直面的难题。 在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后,林鸿福带领他的团队走出了一条属于恒忆陶瓷的独特之路,即把陶瓷结合全国各个地方的文化特色进行创造,一旦经销商或者代理商落脚某个地方,就马上进行当地特色文化产品的研发。目前,这种做法已经收到了不少成效。如在四川广安,恒忆陶瓷就开发了邓小平系列陶瓷艺术产品;在四川乐至,研发了陈毅元帅系列作品;在泉州,研发了郑成功系列作品、弘一法师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均获得了当地人民的喜爱。 据林鸿福透露,目前他们正针对陕西富平开发习仲勋系列作品,针对具有闽南特色的火公、火婆及拍胸舞表演创作系列产品。 与此同时,恒忆陶瓷已经在澳洲落脚。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林鸿福表示,他们的设计研发将从澳洲的本土文化出发,用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让澳洲人民喜欢上陶瓷。(本报记者 张跃良 通讯员 张少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