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工业经济总量首次超过万亿元
稿件来源:本报讯
记者从河北省最近召开的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2011年,河北工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质量和效益同步改善,预计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2000亿元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509.4亿元左右,增长16.1%,全部工业和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首次实现了双超万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突破2000亿元,增长30%左右。全省工业在结构调整、转型发展、两化融合、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行业管理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发展状态,主要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 “十二五”良好开局的预期目标。
树牢观念
去年河北省在抓工业方面,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在部署扎实推进工业强省战略时,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树牢观念。他指出,工业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核心和枢纽。建设经济强省,首先要建设工业强省。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昌告诉记者, “工业强则河北强、工业兴则河北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他说,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自2009年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各项工业工作,都是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进行谋划和实施的。 在记者看来,正确、先进的观念,源于人们对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他同时又能激发人们向更高目标奋进的激情,成为人们谋划大局、大事的指针和根本动力。河北省从提出建设工业强省到做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大决策,毫无疑问上述观念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上述观念的提出和树立,对于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步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凸显出来: 2011年,河北省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全年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400亿元,同比增长29%,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7%;技术改造成就斐然,千项技改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技改投资4300亿元,同比增长42%,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5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均保持在25%左右,高于全省工业约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省工业约4个百分点。 转型发展进程加快。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卓有成效。争取国家补贴资金6.02亿元、省财政补贴资金5000万元,淘汰落后炼铁860万吨、炼钢1550万吨、水泥2500万吨、平板玻璃1100万重量箱等,全部完成国家任务。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企业123家,争取国家资金1.15亿元。12个企业能源中心和清洁生产项目列入国家示范项目,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9330万元。 河北省工业经济之所以取得上述成绩,究其原因,应该说是源于观念上的转变。
河北特色
河北省抓工业十分注重打自己的特色、走属于河北自己的发展之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往哪里转?如何转?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如何构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走?这些都是工业战线面临和必须回答的问题。2009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组织引导各行业、各企业开展与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 “对标行动”的决定,并提出了要在技术装备、产品研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逐项查找差距、制定追赶、跨越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具体要求。从2010年到2011年在全省工业企业持续深入地开展 “对标行动”实践看,开展“对标行动”对于企业发现 “软肋”,弥补 “短板”,解决长期存在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问题,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缩短与行业高端差距,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等是十分有效的,“对标行动”现已成为河北省调结构、转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抓手。开展 “对标行动”已成为河北省抓工业一项独具特色的重要举措。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12年,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贯彻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全面推进工业提升计划,着力实施 “十百千”工程,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深化对标行动,狠抓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建设,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兼并重组,改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和军民融合,开创建设工业强省的新局面。 为扎实做好今年工作开创建设工业强省新局面,王昌强调,全省工业系统要着力抓好八项工作,即以 “十百千工程” (“十”,就是培育壮大曹妃甸精品钢、保定汽车及零部件等十大工业基地,推动产业聚集,提升产业水平。“百”,就是扶持发展百家优势企业,打造产业龙头,增强辐射能力。 “千”,就是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千项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支持企业育名牌、创名牌、争名牌。)为抓手,在工作推动上有新的突破;以稳增长为基调,在工业经济运行上有新举措;以传统工业改造升级为首要任务,在存量调强上有新成效;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攻方向,在增量调优上有新进展;以改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重点,在发展活力上有新增强;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在质量和品牌建设上有新形象;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为目标,在节能减排工作上有新作为;以两化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在信息化水平上有新提高。(本报记者 孔庆荣 通讯员 赵立平)
记者点评
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
“十二五”开局之年,河北工业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全部和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首次跃上万亿元台阶。进入 “十二五”第二年,他们又拉开建设工业强省大幕,开始踏上由量的增长转变为追求 “质”的提升这一新的历史征程,这是令人振奋的。 建设工业强省,何谓强,如何实现强?记者认为,超越自我,胜过别人,谓之强,强是目的。超越自我,是实现强的先决条件,胜过别人只是在比较中强的一种体现。超越自我,这就要求在能够代表工业经济“质”的要素上进行超越,为此,要实事求是的认识自我,把自己的 “软肋”和 “短板”找准,找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超越;胜过别人,就要客观地评价别人,把别人的优势、长项弄清楚,搞明白,为超越自我提供具体标准。 时下,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这是不争的事实;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抢占和争夺技术制高点的竞争愈演愈烈,利润和资源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集约,制造在经济环节中处在盈利水平最低位置等,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和背景,建设工业强省,要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就要把自己和别人放到这样的大背景下去认识和比较,才有真正意义。与弱者比强,只会退步;与强者争胜,才能奋进。把自己放到当今世界大背景下去认识,才能找到真正的差距,看到天外之天,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才能在高水准上起步,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强省。 建设工业强省,就要努力实现以工业制造大省向工业研发和服务强省的历史性跨越。这就要求要从观念、规划、战略、保障体系等全方位地解决超越自我、改变自己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工业经济质量,提高和优化工业经济要素方面有新的飞跃;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实力,解决结构性矛盾。加快管理进步速度,搞好资源整合与优化等。坚持不懈做下去,实现工业强省目标,只是时间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