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拍摄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的航天员景海鹏(右)、刘旺(左)、刘洋(中)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的画面。 (新华社 供图)
“感觉良好!”18日17时07分,当顺利从飞船进入天宫一号的航天员景海鹏向地面发出报告时,神舟九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组成的组合体已飞行近3个小时。
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 “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景海鹏、刘旺、刘洋仿佛灵活的鱼,先后顺利通过对接通道 “游”进天宫一号。这舱门间的穿越,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
从神舟九号对接上天宫一号到航天员进入 “天宫”,为什么需要近3个小时?对此,中国航天员中心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说,从神舟九号进入 “天宫”的路上,航天员要先后打开三道门: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门、轨道舱前舱门和天宫一号舱门。后两道门通过对接通道相连,在打开其中每一道门之前,航天员都要进行舱门检漏、舱压平衡等操作以保证安全,这个操作过程是需要较长时间的。
链 接
测控通信系统助力对接
测控通信系统总体设计人员王瑞军表示,针对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新特点,科技人员积极开拓创新,其中最主要的创新点包括设计新的工作模式、开发有限测控通信资源潜力及融合利用多种测控手段。
设计了陆、海、天基密切协同的测控通信工作模式。 “天链一号”01、02两颗中继卫星将与多个陆、海基测控站组成的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网一起完成对飞船和目标飞行器的测控通信任务。为确保天、地基测控通信系统协同工作,建立了新的天、地基测控系统协同工作机制。
利用有限测控通信资源实现在两天时间内通过多次轨道控制完成飞船的远距离导引任务。在飞船飞行的前28圈中,测控通信系统完成了对飞船的5次精确轨道控制,每次控制仅间隔3~5圈。在方案设计阶段,测控通信系统对有限资源进行了最优化配置。
综合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统一测控系统、中继卫星等多种手段融合处理,确保空间环境异常情况下远距离导引精度指标要求。完成远距离导引任务,关键在导引精度,为此,设计了利用统一测控系统、中继卫星系统等手段融合的处理方案,全面保证了导引精度水平。(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