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时局艰难 赢利模式亟待多元发展
稿件来源:本报讯
在7月1日举行的中国汽车市场发展 “主题沙龙”暨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研究中心智库建设”启动仪式上,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就6月中旬对全国17家有代表性的部分汽车经销商企业 (集团)展开的 “汽车经销商企业(集团)进销存调查”结果进行了正式发布。 从该调查结果和对经销商代表的采访中可知,告别了 “渠道为王”的时代后,目前国内汽车经销商面对厂商压库、资金链紧张、利润下滑的残酷现实,日子非常不好过。但有专家和经销商代表提出,从自身改革出发才是解决国内汽车经销商对汽车产品过分依赖、赢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的根本之道。 进车多——库存压力主要来源 在本次沙龙上,记者所采访的多位经销商代表都告诉记者,眼下的库存压力主要来自厂商的压库,而非销售情况不佳。从 “汽车经销商企业 (集团)进销存调查”的结果来看,正是因为购进车的数量增长,即使同比销售增长,经销商压力也很大;截至6月29日,在所调查的经销商范围内,平均库存比已达到正常库存上限1.7,库存金额达113亿元。 根据调查,上半年汽车经销商在车市整体增长趋缓的背景下配合汽车生产厂商积极进车,汽车购进正常,且仍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1~6月,17家汽车经销商总体汽车购进的数量和金额,与上年同期比分别增长 16.11%和17.81%;其中,购进数量同比增长的有13家,下降的有4家。 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经销商库存总量持续走高,与年初库存量相比增长22.24%。具体看,调查的17家汽车经销商中有7家库存比超1.9,最高的达到4.3,有5家库存比在1.5~1.9之间。因此,车商资金紧张,经营困难。上半年汽车经销商的购销率较低,为94.8%。 而从车型来看,销售不畅的车型不仅仅是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的中高端车型 (包括过去的紧俏车型)以及个别进口车型的库存已超60天。具体看,国产品牌轿车库存比超过2,国产日系车除SUV经销商外,库存比均在2.4左右;德系40万元左右价位的车型库存比较高,为2.3,中低端车型库存比正常,为1.2左右。在进口车方面,除SUV经销商外,30万~60万元左右价位的日系车型库存压力大,库存比均达4以上。有的经销商甚至认为现在的形势还不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 利润薄——经销商难再大幅降价 调查指出,今年前6月的经销商单车购进均价已由去年的17.5万元增长至17.8万元,而汽车经销商的本期销售均价与进价相比仅小幅增长,与同期销售均价相比则大幅下降。这说明今年经销商的销售状况不如去年,赢利空间受到挤压。由此也可看出,各经销商企业已开始不同程度的降价促销。 近来关于各路经销商价格跳水的报道屡见报端,但记者从采访中得知,部分实力雄厚的经销商并未计划进一步加大促销力度。来自无锡、天津和上海的三位经销商代表不约而同地表示,他们的经销店并不会因库存压力过大而进行非常大力度的降价促销,因为汽车本身利润已经被压得很薄,降价对其本身无益,而且这也未必会带动销量明显增长。当然,这三位经销商所在的公司都是较大规模的经销商企业,光其代理的汽车品牌就有十几个,而且都是中高端品牌的车型,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较强。 从自身改革出发——经销商的解决之道 那么,经销商应该如何应对当下所面临的困局呢?有经销商代表在沙龙上指出,从自身改革出发,是解决国内汽车经销商对汽车产品过分依赖、赢利模式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的根本之道,也是现实之道。不少经销商代表在沙龙上分享了各自在汽车金融、售后、保险、租赁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专家曾说过,在美国、欧洲汽车经销商的财务报表里面,新车销售占到利润收入的5%左右,所占比重很小,而中国汽车经销商的这个比例是60%,一些新店则高达80%。由于极度依赖新车销售的增长,这样的利润结构对汽车市场的波动非常敏感,市场波动一大,就会非常被动。另一个问题是汽车价格不断下降,单车利润不断摊薄,资源型的经销商只能以销量增长来维持利润,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必然遭受严重影响。 国家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经销商集团化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经销商应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和赢利模式。针对现在的困境,徐长明提到, “前几个月的促销,经销商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今后的继续促销,厂商必须要承担更大的部分,否则销售网络难以为继。这会导致整个产业链效益普遍受到较大影响。” 大浪淘沙始见金。 “在库存压力大、资金链紧张、利润降低等情况下,汽车经销商的日子很不好过,一些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经销商将被淘汰。车市洗牌将不可避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会长苏晖如此分析,似乎预示着汽车市场暗流涌动的改革之战即将狼烟四起。
库存高位 经销商生存压力加大 本报记者 芦丽琴 5月份汽车产销数据比较好看——同比分别增长16.2%、16.0%;1~5月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和1.7%,年内产销首次出现双双正增长。但也有不少人指出,这双双增长有点 “水”,即厂家为了上半年数据好看,纷纷向经销商压货,经销商库存水平即将到达一个临界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在其微博上表达了她的观点: “不用看上半年数字怎样,从接触到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那儿得知,厂商和经销商库存都达到正常区间的高位,就是以往进销控制很好的经销商也达到2倍之多,多数经销商超过2倍,资金压力大得难以为继,仅看生产厂商的库存不足以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当前汽车产销形势不容乐观。” 北京北亚车市总经理迟亦枫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经销商库存压力确实比较大。据他了解,去年同期经销商的库存情况还相对比较合理,为1∶1;现在已经达到1∶1.5~1∶1.8的比例。 “这就有些偏高了,加上今年流动性慢,经销商资金压力非常大;而且今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经销商的销量降得不多,甚至还有增加,但是因为促销比较多,利润下来了。”迟亦枫表示。 迟亦枫坦言,在经销商赚钱的时候,即使压库多一点,他们也还能承受,压力不是特别大;当经销商利润降低,资金链压力又大的时候,库存便有可能成为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下半年这种情况还没有转机,这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所以我觉得厂家应该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通过一种调节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迟亦枫说。 迟亦枫认为,在库存的问题上,目前厂家强势的这种状况应该得到改变,应该让经销商有更多的话语权。 此外,迟亦枫还提到,虽然北京经销商的库存压力相对其他地方小一些,但是上半年北京4S店的数量增长还是非常快的,尤其是一些豪车品牌的4S店,其数量同比增速达到30%~50%。“这一点对经销商的生存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不亚于压库。”迟亦枫说。 (本报记者 谌 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