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生产资料市场缓中趋稳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上半年,宏观经济发展呈现 “平稳回落、结构向好、走势趋稳”的基本态势。在此背景下,生产资料市场流通规模继续保持适度较快增长,增速缓中趋稳;市场供需在二季度低位趋稳、稳中略显回升。 从后期走势看,随着国家各项稳投资、扩需求、降成本等政策效果的显现,经济将实现稳中向好的积极变化。预计,下半年生产资料市场供需增速较目前均会有所加快,市场价格在三季度将进一步下跌,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同比增速达到13%左右。 流通规模缓中趋稳市场供需趋稳回升 据初步统计核算,1~6月份,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4.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但较1~5月有所加快。全社会物流总额为83.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增幅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与1~5月基本持平。两个主要指标均呈现缓中趋稳的基本特点。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监测资料,6月份,3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给增速小幅回升,而需求增速低位趋稳、稳中略显回升。供需态势显示,尽管当前生产资料供需增速较去年同期有较明显的放缓,但在我国宏观调控和政策预期作用下,正在逐步趋稳。 初步测算,1~6月份,30种主要生产资料资源总计同比增长7.0%,增速较1~5月回升0.5个百分点,国内生产与进口都呈现回升之势,其中,国内生产同比增长6.1%,增速回升0.5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14.3%,增速回升1.6个百分点。30种主要生产资料总需求同比增长4.4%,增速较1~5月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国内需求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而出口需求增速有所回升,具体来看,国内需求同比增长4.5%,出口实现同比上升2.4%。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但今年以来,主要生产资料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一直比较明显,不仅工业企业库存水平上升,流通企业的库存压力较年初也有所加大。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监测资料,6月末30种主要生产资料的供需差率为4.2%,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1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波动下行跌幅扩大 在经济增速回落、市场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生产资料价格自去年9月份步入下行通道,今年上半年,整体上仍呈现下行格局。尽管2~4月份出现短暂回升,但回升乏力、升幅逐月收窄,5、6月份再次出现环比下降,且降幅明显。 6月份,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利空因素多,欧债危机加剧、美国经济增速慢于预期;而国内各项刺激政策还处于传导过程。在此背景下,6月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延续了5月份的下行走势,且跌幅有所扩大。当月环比下降2.5%,同比下降7.1%;累计同比下降3.6%。 从监测的大类品种看,除木材和汽车价格止跌回升外,其他七大类生产资料价格均延续上月跌势,且跌幅扩大。其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原煤、成品油的降幅都超过2个百分点,呈现明显下跌之势。 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海关总署的资料显示,今年1~5月,生产资料进口价格连续5个月保持下行走势,6月份虽然出现环比回升2.4个百分点,但黑色、有色、化工、能源、汽车等多种生产资料价格仍呈现环比下降格局。 下半年走势趋稳向好 从后期走势看,尽管国际经济环境趋于复杂,6月份JP摩根全球制造业PMI自去年11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但在国内,政府已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除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举措也显示出货币政策更为宽松。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促使我国经济向趋稳向好转变。 第一,通胀压力缓解奠定了后期实施积极调控政策的空间。首先是生产资料价格明显回落,预示着通胀压力从源头上缓解。1~6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6%。其次是生活消费品价格保持低位,今年3月份以来,CPI逐月回落,6月份已回落到3%以内,到2.2%。三是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剧减,海关总署的统计资料显示,整个上半年,生产资料进口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较今年年初下降3.4个百分点。四是从后期走势看,6月份,制造业PMI购进价格指数为41.2%,连续两个月处在50%以下,显示出后期价格上涨的动力不足。 第二,从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已经出现趋稳回升的迹象。首先是实际消费增速趋稳回升,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6月也有所回升。 第三,反映经济景气状态的PMI指数预示部分行业已经出现局部回升。从制造业PMI指数来看,6月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上升态势突出,PMI达到56.2%,较上月提升11.6个百分点,反映出前一阶段出台的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开始显示成效。 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初步预测,2012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1%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12%左右,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到13%左右,市场供需增速较目前都会有所加快,市场价格在三季度将进一步下跌。 市场运行存在三大问题 当前,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中,不仅要关注国际制造业收缩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和所施加的下行压力,还应更加注重国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供需矛盾突出、价格回落过快、企业效益下降。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企业效益下滑是价格下降和需求相对不足的直接结果。 一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不利于市场供需平衡。从主要生产资料的供需状况看,今年2月以来,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监测的30种主要生产资料的供需差率扩大到4%以上,反映出我国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需求增长不足的矛盾突出。从制造业PMI指数看,6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处在50%以内;而生产指数虽有回落,但仍达到52.0%,二者差距达到2.8个百分点。与此相应,产成品库存指数达到52.3%,连续两个月位于50%以上,为去年12月份以来的最高点。反映出当前过剩经济的现象有所显现。 二是部分产品价格回落过快,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从生产资料价格变化趋势看,市场价格指数5月份由升转降,6月份降幅扩大,6月份环比下降2.5%,降幅较5月份扩大1.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原煤、成品油降幅超过2个百分点,加快回落迹象尤为明显。从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来看,受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4月份以来持续回落,尤其是最近两月回落明显加快。6月份,已回落到41.2%,与2009年1月份指数水平基本相当。 三是企业效益明显下滑,不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活力。一方面是经济增速回落,市场扩张受限;另一方面是成本刚性上涨,上半年企业效益下滑现象较为突出。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1~5月份,重点联系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下降25.0%,销售利润率为1.63%,比去年同期降低0.75个百分点。同期,重点联系的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下降到5.07%,较去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4个百分点。 当前,要保持生产资料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政策取向应着眼于 “三个有利于”:一要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稳定经济增长;二要有利于落后产能,改善市场供需关系、调整经济结构;三要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 据此建议,一是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稳定市场需求。二是严控产能盲目扩张,做好供给端管理。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匹配供需、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四是引导企业经营模式转变,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 (曾庆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