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并存 消费品工业有望好转
稿件来源:本报讯
2012年下半年,面对疲软的国际需求,不断加大的成本压力,我国消费品工业将如何应对?赛迪智库消费品工业走势预测课题组近日发布了 《2012年下半年我国消费品工业经济运行走势分析与预测》,对我国消费品工业的现状及发展作了深入剖析。 赛迪智库认为,2012年上半年虽然内需稳步增长,但面对诸多因素的冲击,消费品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企业亏损加剧。展望下半年,消费品工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将有所缓解,既有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松动、大宗原料价格趋降、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等有利因素,也面临着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下行风险犹存等因素的挑战。 利好政策助推消费品工业发展 进入下半年,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的松动和国家有关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结构性减税等相关保增长政策的实施,消费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会增长,为中小消费品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此外,随着进入收获期后粮油棉花等大宗原料供给的显著增加,消费品企业的原料与燃料及动力成本将会降低。 赛迪智库预计,2012年下半年消费品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将达到13.5%左右。其中,轻工行业因国家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的实施,生产增速预计可达13%;纺织行业因棉花价格的趋稳,预计增速在12.5%左右;受益于国家医改的稳步推进和药品定价机制的不断完善,医药行业预计增速可达16%。 进入下半年,欧美经济的缓慢复苏和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之势将缓解我国消费品工业面临的出口形势,出口增速有望小幅反弹。在亚洲,尽管通胀压力较大,但较低的失业率、较高的产能利用率以及信贷的强劲增长将会推动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刺激消费需求的扩大和进口的增长。 据预测,2012年下半年我国消费品工业的出口交货值增速将会回升至8%左右。其中纺织行业因受益于欧美市场回暖,出口交货值增速可望达到5%;轻工行业因原料供给充足和食品消费刚性等因素的影响,出口交货值增速可望达到9%左右;医药行业的出口会出现明显的反弹,预计出口交货值增速会达到10%~12%。 此外,因家电下乡补贴等相关政策的逐步退出,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消费需求将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短期内,消费需求的增长空间有限。但随着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和结构性减税等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将会进一步增长并成为拉动消费品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赛迪智库预计,2012年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会有一定的增长,增速会维持在15%左右。与消费需求不同,固定资产投资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其中,医药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会最为明显,有望达到45%左右;纺织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会强劲反弹,有望超过30%;轻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优惠有小幅的增长,预计增速在30%~35%之间。 支持出口和扩大内需并举 目前,政策的放松力度明显加大,各种扩内需政策正在陆续展开,这将有助于推进消费品工业稳步发展。 赛迪智库建议,要深入推进结构性减税。进入下半年后,要加强对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税负的研究与评估,密切关注大中型企业的税负公平问题;切实理顺原料价格与税收体制,积极推进大宗原料价格与国际接轨,切实改变税收环节的高征低扣、无法抵扣以及原料进口与下游产品进口的关税倒挂问题;延长税收减免年限,加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负担影响的研究,谨防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推广加重企业负担;加强劳动力成本上涨对企业负担的影响研究,建立劳动力成本上涨与税收调节的联动机制,缓解劳动力成本上涨对企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同时,加强出口支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实际,建立灵活的出口退税调节机制,适度上调出口退税税率;根据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实际,建议恢复出口预退税制度;大力加强对出口企业的分类指导,加大对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的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和出口基地,完善海外业务开拓的信息服务;积极加强区域贸易合作,加快推进中日韩、中国与墨西哥、中国与瑞士自贸区的谈判,积极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降低对欧美国家的出口依赖和出口风险。 此外,进一步落实扩内需政策。认真落实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强对节能家电企业的分类指导和节能惠民产品生产、销售的管理,完善物流配送,加大对农村节能惠民产品消费指导和服务;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尤其是农村消费信贷,大力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以行业准入和标准体系建设为重点,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消费品工业,鼓励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推动消费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在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中的重要作用。 在支持出口和扩大内需双保险的政策推动下,还应强化行业经济监测。加强对国内消费品行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及时发布信息,引导企业进行生产决策;加强对重点出口市场进行监测,密切关注欧美日等国家的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势,建立出口预警机制,降低出口风险。重点监测中东、东欧等新兴经济体的市场需求;加大对重点原料、能源进口市场的经济政策形势的研判和信息指导,密切关注棉花、油料等进口依赖程度高的原料价格波动情况。(本报记者 曹雅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