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成为木地板行业风向标
稿件来源:本报讯
美国东部时间8月3日下午3点50分,一则关于中国地板企业的商业讯息出现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该消息中称,生活家地板为 “少数引领全球木地板发展方向的企业之一”。 除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地板企业发起 “双反”期间,美国媒体很少有对中国地板企业的报道。同时,这也是中国地板企业第一次出现在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 长期从事企业品牌策略研究的权威专家、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周培玉表示,在美国标志性媒体上亮相,意味着生活家地板在全球的影响力正在扩大,生活家已经逐步由一个中国品牌发展成世界品牌。 从产品认同到文化认同 据生活家国际市场部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有成千上万的美国家庭在使用生活家地板。美国媒体对生活家地板的关注,其实远远滞后于市场对于生活家地板的关注。 从生活家地板在美国的第一笔订单算起,其产品进入美国已经有10年的历史。当时,美国木地板行业排序第一的上市公司阿姆斯壮公司看中了生活家·巴洛克手刮仿古地板,一出手就签下了200万美元的订单。 这种仿古地板在美国的销售势头引起了包括曼宁顿等地板巨头的关注,生活家的创意设计能力尤其让他们感兴趣。很快,美国的主要地板生产商和销售商都成为了生活家的合作伙伴。除为了配合HomeDepot、Lowes等国际大型连锁超市所需设计生产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生活家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以ODM方式和顶尖地板企业共同开发的最新产品。 曼宁顿全球硬木地板业务总监丹·纳塔金表示,曼宁顿和生活家的合作已经上升到战略合作伙伴层面,双方合作开发的生活家·曼宁顿创意魔方系列地板仅2010年度就在美国获得3项大奖。由生活家中山工厂制造的创意魔方系列地板,目前已经成功的在美国几个高端建筑区域中安装,这其中包括费城最高规格的夜总会和加州名流聚集的贝弗利山庄。 生活家集团CEO刘硕真认为,随着生活家产品在美国销量的增加以及服务的拓展,生活家在美国已经获得了文化认同。 从跨界创意到地面艺术 私人探险家王强、香港生活大师欧阳应霁、台湾国际旅行家陆纬、国内知名音乐人张铭,这些看似和地板毫无关联的人其实和意大利设计大师亚历山德罗·门迪尼一样,都是生活家产品创意团队的重要人员。 让木地板从工业品变成艺术品,这是生活家对于地板行业最大的贡献。这也使生活家从全球地板领域的研究者,跨跃成为全球地板产品创新的引领者。 由于这样一个认知和定位的变化,生活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地板产品,让地板产品拥有了与瓷砖同样丰富的表现力,极大地拓展了地板的使用范围以及地板企业的生存空间。 新几何主义系列地板可以很好诠释生活家在产品创新上的 “大胆”作为。和以往地板产品边缘的全直线构图不同,生活家新几何主义地板引入了曲线和弧线设计,地板不再是一些形状规则的木片,而是变成了形状各异的地面艺术创作素材。不同文化背景和风格偏好的个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让这些圆、锥、三角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地板,构成自己所想像的画面。 生活家地板这种突破性的创新源于其开放的文化。生活家开放的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突破了地板和其他地面材料间的界限;突破了专业地板研发设计和其他艺术门类间的界限;突破了不同地域、种族和文明间的界限。这样一种无边界的融合和杂交让地板产品的创新出现了无穷的可能性。 生活家地面艺术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生活家对于地面艺术的研究已经进入系统化和体系化阶段。生活家正在成为全球木地板产品开发的风向标,并开始主导木地板行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话语权。 从全球市场到世界品牌 迪拜、米兰、纽约时报广场,这些象征着时尚、财富与荣誉至高点的标志性地方,在2012年都成为了生活家地板向全世界展示其形象的舞台。 而在此之前,生活家产品销售到美国、德国、俄罗斯、迪拜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没有市场就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荣誉。在国际市场上被当作 “低端货”一直是中国企业心中的痛。 和单纯出口产品的企业不同,生活家在国际市场上更注重市场和品牌的培育。在卖产品的同时,输出生活家的产品理念和文化。刘硕真表示,生活家不是在卖地板,而是在向全球消费者销售 “幸福指数”。 在生活家的全球合作伙伴中,绝大多数都是木地板行业的世界级巨头,这对于提高生活家的国际化程度以及提升品牌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8年与马来西亚三林集团的战略合作,极大地提升了生活家地板利用国际资源、国际资本、国际市场以及国际智慧能力。 向德国出口地板,这是最令生活家人自豪的生意。德国地板的制造工艺和质量一直领先于世界地板行业,许多地板企业都把能和 “德国制造”联系起来当作一种荣耀,以致有企业不惜通过非法手段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误认为其是德国品牌。 生活家国际市场负责人表示,和德国企业相比,中国地板企业在生产成本上并没有任何优势,德国经销商看中的完全是生活家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以及产品的品质。这说明生活家地板在质量、性能、表现力等许多方面已经可以和世界头号地板生产强国一较高下。 (孙贺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