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桑在向记者介绍家里的用电情况。
编者按 为配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近日,中国记协和国家电网公司组织有关媒体,赴西藏拉萨开展 “走基层——雪域高原的光明之旅”主题采访活动。
2011年12月9日,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寒地区建设规模最大、施工难题最多的输变电工程——青藏联网工程比计划提前一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这条跨越青海、西藏两省区 “电力天路”的建成,结束了西藏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西藏发展的缺电问题,标志着我国内地电网全面互联,实现了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对西藏电力的直接调度,为从根本上解决西藏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电问题打下了基础。从今天起,本报将开设专栏,陆续报道 “电力天路”为西藏拉萨人民生产生活所带来的改变和促进作用。 2012年12月1日。在拉萨市西十几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岗德林村。别看村子不大,但近一年多来,村子的变化可不小。
在村委会小楼二层的会客室里,记者见到了村支书阿奴。了解记者来意后,阿奴认真地说, “变化多着呢。现在全村700多户,2000多人,有大型运输车73辆,私家小汽车93辆,这就是一年多来才发生的事情”。 “在2010年以前,村子里有银行折子的没几个,现在家里存款20万、30万的有很多”。
不善言辞的阿奴,需要汉语翻译才能表明他的意思。阿奴说,要感谢青藏联网工程的实施。他认为正是这个工程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阿奴说,岗德林村的经济主要依靠两个产业,一个是采石场,另一个是蔬菜大棚基地。在工程没联网前,由于缺电,这两个产业哪个都做得不大。矿种就是一两个,大棚面积一直维持在300亩左右的规模。
随着青藏联网工程的实施,岗德林村的采矿挖掘能力以及加工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现在矿类品种已经达到9种。由于有了电力支撑,可以使用大型水泵提取地下水,为蔬菜大棚基地的扩张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现在村里的蔬菜大棚面积已经达到1400亩,给当地的居民生活水平带来很大提高。
带来了实惠
在岗德林村,电力条件改善所带来的实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村委会的安排下,记者来到当地村民扎桑家。这是一个典型的藏族民居,院子不大,但房间格局错落有致,房子的西侧还有一个二层的小阁楼,在冬日金黄色的阳光映射下,这里越发显得安静和舒心。院子里停着一辆自家的摩托车,家里的家用电器从冰箱到彩电、洗衣机一应俱全,像扎桑家这样的条件,在村里还算是中等水平。
女主人扎桑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得知记者想了解她们家过去和现在有哪些用电的变化,她说到, “你看这就是联网以后,我们家新买的电冰箱。”扎桑指着那台红彤彤颜色的冰箱说, “过去买了也没用,村里总停电,买了也就是一个摆设。” “现在好了,几台电视,大人小孩自己看自己的,谁也不打扰谁。”说完,扎桑就憨憨地看着记者笑着。
解放了劳动力
稳定而持续的供电对扎桑一家来说用处很多。过去扎桑的妈妈打一桶酥油茶要半个小时,时间又长又辛苦,而现在扎桑仅用两三分钟就能打好。扎桑家的院子里有一口水井,通了电的小水泵不出几秒钟就能从地下提上水来。电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逐步解放出来。扎桑微笑的背后就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满足。
要知道,过去这个八个组的村子只有一台变压器,电压十分不稳定,冬季限电最严重的时候,从晚上7点到11点都要拉闸,人们的起居饮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现在,八个组每组都有一台变压器,用电再也不是什么困难和奢侈的事情。
近一年多来,村支书明显地感觉到,来村子里办企业的多了,地也好租了。村子附近有一个大一点的包装工厂,联网工程实施后,这个工厂产能一下子扩大了70%,帮助村里解决了七十多人的就业问题。有了稳定而持续的电源,村支书阿奴仿佛吃了定心丸。眼下,他正琢磨着,继续扩大采石场和大棚的种植面积,多办厂,还要把大棚改成电卷帘的。他希望,通过一些地方特色产品,带动全村更好地发展。(本报记者 杨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