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研判 央企重大风险管控将全面铺开
稿件来源:本报讯
经济高速增长的潮水逐渐退去,国资委提醒 “裸泳”的央企2013年更要加强风险控制。 国资委网站日前发布一份关于央企风险管控的文件,要求央企加强对未来中长期所面临风险的全局性、趋势性研判,准确定位风险管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合理控制纯粹风险,稳妥把握机会风险。要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建立风险责任追究机制。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强调,在央企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风险意识有待加强,风险管理职能定位不明确、体系运行不畅,重大风险有效控制办法少,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初级,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等现实问题。 提升风险研判能力 从财政部网站公布的今年前11月数据看,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应交税费同比继续保持增长,实现利润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 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在四季度不同程度表现出筑底回升趋稳的态势,但到底有多稳,需要企业有一定的研判能力。 早在2011年底,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公开表示: “中央企业要做好3~5年渡难关、过寒冬的应对准备。”今年6月,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也表示,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一个紧缩时期,央企要做好3~5年过寒冬的准备。 为此,国资委提醒央企要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结合 “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核心目标的要求,加强对未来中长期所面临风险的全局性、趋势性研判,准确定位风险管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切实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支撑和保障。 交广企业集团董事长、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表示,央企内控的最大难点在于 “一把手”的管理。领导者的一项错误决策或者一次操作失误,都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2004年以来相继爆发的中航油、中棉储等风险事件就是明显例证。 而提高风险研判能力是避免决策失误的重要基础。 《通知》指出,要及时把握并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高企业对经营环境变化的敏锐性和对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及时调整当期经营策略和应对措施,合理控制纯粹风险,稳妥把握机会风险。要认真总结近期企业内外部发生的各类重大风险损失事件和典型案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在本企业重复发生。 重大风险全过程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通知》提出,要重视重大风险全过程管理,建立常态化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完善风险评估方法和流程,切合实际地制定重大风险评判标准。要进一步完善重大风险的管理策略,明确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据此制定重大风险的解决方案,明确重大风险的责任主体和应对措施,并合理配置资源,确保重大风险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中央企业还要建立重大风险的监控预警机制,科学设置监控指标,及时掌握、分析重大风险的变化趋势,动态调整管理策略,实现对重大风险的动态管理和有效管控。 风险管控能力是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国资委一直高度重视全面风险管理工作。2006年6月,国资委印发了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认为,6年来,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不少企业领导对风险管理的态度,经历了从 “不太相信”到 “将信将疑”,到 “真信、真学、真干”的态度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央企业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重视程度和积极性显著提升,自愿报送年度风险管理报告的企业从2008年的32家增加到了今年的76家。” 他也坦陈,有的中央企业虽然建立了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但是没有实质性开展工作,风险管理制度被束之高阁;有的企业没有及时掌握风险管理工作进展情况,也没有给出明确的风险管理职能定位和工作要求;有的企业领导忽视风险管理对企业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作用,往往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后,才会想到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有的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是临时性或间断性的,风险出现了就进行管理,风险结束了就将其置之度外。 风险管理制度化 《通知》还对2013年央企重大风险管控的具体工作做出详细要求。 国资委要求所有央企必须按照风险类别、风险源、风险成因、风险发生后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等方面,逐一对本企业2013年度重大风险进行描述,并尽快上交制定重大风险的解决方案。 各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机制,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央企还要积极探索建立风险管理评价与考核制度,制定科学可行的风险管理评价办法和标准,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建立风险责任追究机制。 在公布该通知的同一天,国资委随即公布了决定由派驻各中央企业监事会对央企展开专项督查的消息,督查内容涉及企业管理提升活动与生产经营结合情况,其中包括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内部管控,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等。 对此,相关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国资委对央企的监察必不可少,其应当派驻有资历、有能力的工作人员,时时对央企的财务制度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国资委亟须成立一个严格、独立的审计部门, “这是确保风险评估效率的关键,央企应当定时聘请相关的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尤其是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更应严苛。”(本报记者 孙郁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