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风景独好”汽车流通业有待绿色发展
稿件来源:本报讯
去年,我国二手车交易增速超过新车12个百分点,二手车交易量相当于新车的四成,其中北京地区二手车交易量首次超过新车。 在我国新车产销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车保有量已达1.2亿辆的背景下,新车市场渐趋平静,二手车市场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商务部日前举行汽车流通发展促进绿色循环消费专题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随着我国汽车市场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二手车流通对扩大汽车循环消费的作用将日益凸显,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在汽车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将更加重要。 二手车 “风景独好” 迄今为止,我国汽车流通行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多样化、多渠道并存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车销售达到1931万辆,比2007年增加1052万辆;限额以上企业汽车零售额达到2.38万亿元,占全国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25.5%,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5%。同期,我国二手车交易额达到3595亿元,同比增长22.6%;交易量为794万辆,同比增长16.4%。 在汽车流通业欣欣向荣的背后,有一个微妙的变化值得关注——自从2011年以来,新车增长放缓,而二手车后来居上。据统计,去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长16.4%,这一增速高出新车销售增速12.1个百分点,相当于新车销量的41%。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于元渤看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新车市场将逐步从高速增长过渡到微增长,而二手车流通将成为我国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特别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受基础设施与城市规划的制约,汽车新增保有量将纳入地方政府的控制范围。”于元渤表示,从去年整个汽车市场的表现来看,新车市场温和增长,而二手车市场以及围绕汽车保有阶段衍生出来的服务市场细分行业则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我国汽车市场发展重心开始出现后移的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二手车销售超过新车,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汽车市场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 评估技术规范将发布 尽管近年来发展日臻成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二手车流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邓立表示,一是交易规模偏低,二是拍卖、经销、置换明显不足。 谈及二手车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邓立表示,一要加强规划指导,倡导实施先行赔付制度,抓紧研究制定 《二手车流通企业技术规范》,引导企业规范经营。二要支持汽车供应商利用现有营销渠道,拓展品牌二手车置换业务,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连锁经营,推行二手车认证制度和质保承诺,打造一批品牌二手车专营精品店和区域性品牌二手车卖场。三要推动交易市场优化升级,积极引入二手车拍卖、品牌经销、质量认证和承诺等先进经营模式。四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支持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二手车公共信息平台和拍卖平台,发展网上即时拍等多种形式的拍卖业务。五要研究完善二手车增值税税收政策,推动建立二手车临时产权登记制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诚信问题,于元渤透露,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起草的 《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已经上报国标委审核,将适时发布。他说: “《规范》的核心是按照标准化流程,通过技术检测,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表述车辆的技术等级和真实状况,以指导企业诚信经营,帮助消费者了解车况和价值,并且便于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据介绍, 《规范》发布后,汽车流通协会还将围绕这项国标的贯彻工作加强二手车评估师培训等工作,以期最终建立一个安全放心的二手车消费市场。 报废车市场亟待规范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涉及安全、环保、资源利用,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截至去年底,全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达到522家,去年实现销售总额78.5亿元,回收报废机动车115万辆,同比增长0.5%。其中,回收报废汽车60万辆,同比增长6.1%,回收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等各类资源约200万吨。 截至去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2亿辆。在姚坚看来,如此庞大的保有量和需求规模,意味着汽车市场将逐渐进入更新换代高峰期,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在汽车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报废车市场却存在一些怪象:一些本应报废的车辆长期停放在路边闲置,还有一些报废车经由不正当渠道又重新流回了市场……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报废汽车每年实际回收量仅为汽车保有量的0.5%~1%,远低于发达国家5%~7%的水平。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刘坚民直言,这些乱象与目前报废车回拆价格偏低以及非正规拆解渠道的冲击有关。 针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基础薄弱,技术管理落后,资源利用水平低等瓶颈制约,近年来商务部一直致力于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的规范发展。2009年以来,商务部每年都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引导和支持建设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强的破碎示范中心,以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 谈及下一步规范报废汽车拆解行业的政策考量,邓立表示,首先,要加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推动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尽快出台,健全企业进入退出机制。其次,研究回收拆解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切实缓解企业税负过重压力,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探索回收拆解押金制度的可行性。再次,鼓励具有资金技术实力的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加强与回收拆解企业合作,支持和培育起点高、具有示范效应的回收拆解骨干企业,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区域性破碎示范中心。(本报记者 宋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