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攀升
稿件来源:本报讯
今年以来,安徽省阜阳市经信系统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和严峻挑战,通过开展企业帮扶活动、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项目市级领导联系制度、定期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等一系列措施,调结构、促增长、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有升的运行态势。记者日前专程前往阜阳采访了安徽省阜阳市经信委主任、国资委主任岳华刚,他就阜阳的工业经济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岳华刚介绍,阜阳市1~7月累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96.2亿元,同比增长20.7%;完成工业增加值191.86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四位。7月当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9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实现工业增加值26.8亿元,同比增长14.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4.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四位。 7月份全市工业运行显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当月重工业产值52.4亿元,同比增长14.5%,轻工业产值43.3亿元,同比增长7.9%。全市34个生产行业中,增长的有25个行业,20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多数产品保持增长。全市重点监测的75种产品中,有4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当月工业销售产值93.8亿元,同比增长10.7%;工业产品产销率97.9%,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三是区域经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1~7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2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阜阳市今年列入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共323项,项目总投资386.8亿元。323个项目中,其中续建项目84项,总投资12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5.1亿元;新建项目239项,总投资26.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19.5亿元;亿元以上项目91项,总投资304.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1.6亿元。 在谈到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时,岳华刚指出,截止到2013年7月底,阜阳市与央企合作项目共74个,投资规模1246.76亿元:包括已开工项目46个,总投资417.27亿元 (其中在建项目30个,总投资320.84亿元,已竣工项目16个,总投资96.43亿元)、前期项目28个 (其中近期即将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407.97亿元、基本具备开工条件项目10个,总投资376.22亿元、暂不具备开工条件项目7个,总投资45.3亿元)。2013年新增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140.82亿元,新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25.92亿元,2013年当年实际完成投资37.82亿元。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在谈到近期工作安排时,岳华刚对记者说,为了将 “企业帮扶月”活动落到实处,经研究并报市政府同意,市经信委于7月9日到7月12日对全市 “企业帮扶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此次督查活动由市经信委牵头,分为五个组,主要围绕各县市区及市开发区 “企业帮扶月”活动帮扶机构设立情况,工业企业减负、存在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情况等开展监督检查。 深入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制订的2013—2018行动计划是今后一个时期阜阳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阜阳市经信委结合实际,编制了17个两化融合项目,现正组织有关部门抓好这些项目的实施。 积极探索多种方式解决融资难题。一是举办金融知识讲座。为提高机关人员金融服务水平,市经信委连续举办九期金融知识讲座,分别邀请工行、建行、中行、农行等机构的金融专家讲授金融知识。二是和人民银行联合开展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竞赛活动,促进金融部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三是和财政局联合下达工业项目资金2000万元,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相关文件已经下发到各县市区,申报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确保全年工业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下一步工作重点,岳华刚强调,针对当前阜阳市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和遇到的突出问题,全市工业系统要正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变化新形势,顺应全市发展新要求,在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要求,坚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要突出重点,集中精力解决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电力保障矛盾突出,企业成本上涨、流动资金紧张等突出问题,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加强运行监测监控,提高运行分析质量和水平。加大对重点产业和行业生产进度的监测力度,针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紧盯重点企业的生产运行,做好监测预警和协调服务的工作,切实按照 “一企一策”的办法,帮助重点企业制定落实保增长措施,帮助解决生产中的矛盾和问题,督促企业靠实生产目标责任制,确保企业稳定生产和达产达标。 二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皖政 [2013]5号和阜政发[2013]23号文件精神,千方百计推动中央和省、市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用政策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尽全力帮助企业申报争取国家、省上的扶持项目和资金,做好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对接,支持企业改造升级。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三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生产要素的协调和保障。各县市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要素供应问题,加强要素保障协调,当前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及时监测,严格管理,组织发供电企业多发多供。二是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网运行调度管理,优化用电秩序,倡导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本报记者 安再祥 通讯员 王连香 陈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