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为例。与中国相比,越南堪称工潮高发国。根据台湾地区驻越南代表处提供的越方统计资料,2007年全年越南共发生罢工400余起;而 《华尔街日报》援引的越南官方统计表明,2008年一季度越南发生罢工300次左右,比上年同期记录的103次高几乎两倍。 尽管越南新 《劳动法》规定,工人如非法离开工作岗位,很有可能要向雇主赔偿损失,罢工事件总体上仍有增无减,不少在越外资企业深陷罢工困境,台资企业遭遇罢工最多。如2010年4月2日,与TCL越南工厂同样位于同奈省(DongNai)的台资企业宝成皮鞋工厂(PouChen)就发生上万名工人参加的罢工抗议,要求假日上班应该增加工资和加发奖金,罢工工人甚至向不参加罢工的同事丢掷虾酱和猪血。越南纺织业工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一些待遇较好的大型纺织企业,工人变动比例为15%~20%,一些中小企业工人变动比例为20%~30%,一些外资企业此项比例竟高达40%。
为减少工潮,降低工人流动过高带来的人力资本流失和风险,企业不得不选择提高工资、增加补贴来吸引工人。越南政府也屡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敦促、引导企业向这个方向发展。2010年年初,越南将外资企业工人最低月工资标准提高至134万越盾,这是越南政府自2003年以来第六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越南之所以如此,除了越南相关法规比较倾向于劳方、国民性格相对冲动等原因之外,主要原因是越南宏观经济稳定性虽然高于其它同类发展中国家,却不能与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抵御输入性通货膨胀等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弱,导致劳工群体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等波动性相应较大。1992~2001年间,越南消费者价格指数年均上涨8.6%,2002~2009年历年涨幅分别为4.1%、3.3%、7.9%、8.4%、7.5%、8.3%、23.1%和6.7%,预计2015年也为5.0%。在这些年份,越南都高于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接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水平。为维持出口价格竞争力,越南政府表现出了较强的本币贬值倾向,但这又进一步加大了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这样的高通胀环境下,为了维持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工人们很容易诉诸罢工手段以争取加薪,或是频繁跳槽。
第三,由于发展中国家外向型企业常常高度依赖外币融资,资产构成中本币计价比例却要高得多,本币大幅度贬值还会显著恶化其资产负债结构,严重时会导致企业大面积破产倒闭。在1980年代席卷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中,在1990年代新兴市场经济体接二连三爆发的货币/金融危机中,在1997~1998年韩国财阀的破产潮中,我们已经见识到了这一机制的威力。
也正是由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性较高,中国能以更快的速度推进贸易主体升级,提高内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因为在母国陷入危机而中国宏观经济依然稳定的情况下,将在华子公司卖给中国投资者是不少外资公司最佳脱困之路。
(六) “中国制造”回流美欧未必能成气候 由于中国劳动力、土地等项成本已经大幅度上涨,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力图推进 “再工业化”,二三十年来司空见惯的制造业产能不断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景象发生了某些逆转,某些美资大公司把部分生产从中国转回美国,相信这类事情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继续出现。不过,只要中国不采取自废武功的做法,这种回流究竟能成多大气候,却殊堪质疑。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美欧的货币霸权本身就构成了他们再工业化的障碍,美国尤其如此。让我们看看所谓“荷兰病”的原理,便可明白这一点。在历史上,凡是大规模开发新发现自然资源的国家,几乎都出现过制造业衰退的情况,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产业一枝独秀而非石油产业 (特别是制造业)欠发达。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北海油气田取得巨额收入的英国、挪威、荷兰等发达国家,到这些年来石油出口收入火爆火发却苦于轻工业和传统重工业衰退的俄罗斯,都曾陷入这种窘境。
之所以如此,这是市场体制下的客观经济规律所致:
——石油收入将通过汇率机制打击非石油产业。石油出口收入增长,伴随着巨额石油美元的流入,石油出口国本币汇率日趋坚挺。无形之中,石油出口国非石油产品价格即使以本币标价没有上涨,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标价也上涨了,而进口产品以本币标价却跌价了。汇率变动打击国产货价格竞争力,客户倾向于多买外国货,少买石油出口国产品。
——石油业将使非石油产业在争夺各类生产要素的竞争中落入下风。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争夺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竞争中,受惠于油价上涨的石油部门明显占据上风:由于有能力提供较高的工资,出口石油部门吸引的高素质劳动力之多,不成比例;由于利润率较高,有能力支付较高利息、红利,石油部门得以吸收较多贷款、投资。就这样,石油业以非石油产业的停滞为代价实现了自身的扩张。 (未完待续) (梅新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