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改革应破新垄断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不久前,辽宁凌海电力改革模式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关注,究竟是民营资本的突破为电力改革带了曙光,还是国有电力股换了 “马甲”重新打起垄断牌,是非背后则蕴藏着中国电力改革这个更大的命题。 国家电网作为电力行业的老大,一直占据着国内电力行业的头把交椅,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一些地方凭借 “先天优势”出现了国家电网以外的民营电力股。毫无疑问,民营资本进入电力行业,这是破冰之旅,是形成电力市场,打破国家电网独霸天下的新生力量。 辽宁凌海电力改革模式,作为率先在地方电力开花的先行之举,引起多方关注。在媒体相关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凌海的电力改革,算不上成功,也不能引以为典范,但却可以成为被效仿推广的模式。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垄断并没有因为民资的入驻而破解,反而形成了一种新垄断。 倘若民资入驻电力行业会是这样的效果,这与换个 “马甲”又有何区别。如果深究辽宁凌海的电力改革,我们会发现这算不上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凌海民资成为当地电力老大的背后,实则是原本国家电力系统内变种出来的老一套,不仅人马是老一套,连方式也未曾有多少起色的转换。 地方农电局的原领导,整合利用原来电力局在地方上的传统优势,进行了简单的资源优化后,的确见到了成效,电价在起初也是降了下来,这也充分说明电力改革的必要性。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是经探究和摸索后形成的一种可以称为改革经验的模式,在凌海的电力改革中,并没有这样能为电力改革提供成功借鉴的先进经验出现。 凌海的模式并不能称之为模式,无非是借助了地方农电局的先天优势,利用了这次改革的好机遇,在稍微做强做大后,就又重新走上了新垄断。 电力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更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在电力产业引入市场竞争,是改革迟早要破解的难题。 中国的电力产业还未形成独立的市场,众所周知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佳状态,也只有引入市场机制,这个产业才能有竞争,才能有主动提升,才能有服务理念。然而,到目前为止,在电力这个行业还尚未形成市场的雏形。引入民资是电力改革的必然,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这种引入的纯正性。一些原本国有资本换个 “马甲”再次入伙,不但不能探寻出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模式,而且会使一些国资披上民资 “马甲”,再次走上新垄断。 除了辽宁凌海,山东魏桥地方电力与国家电力并存 “双模式”局面也引发过对电力改革的反思。在魏桥国家电网的电费无论是民用还是工业用,都比地方企业魏桥集团发电厂的电价高了近1/3,当地的居民与商户普遍愿意接受魏桥电厂的电,道理不言而喻,能省下一笔电费,这对用电大户来说更是一笔数目不小的 “节约”。当然,魏桥 “双模式”也是各种 “博弈”才争取来的结果,而且这种博弈并没有停止过。 凌海模式也好,魏桥 “双模式”也罢,这些地方电力改革的探寻与博弈,为国家电力事业改革如何破冰进行了预热,其反映出来的一些真实情况和难题,也必然是电力改革所要攻克的。电力改革无论走哪步棋,以何种方式进行,利国利民是终极目标,切勿绕圈之后再次踏上垄断不归路。 (程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