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 (左四)一行来到娄底经开区创业孵化园调研,高度评价园区开发建设新模式。
思维求新,行为求强,国家级娄底经开区积极探索路径创新,力践 “美丽湖南”。
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去年10月成功晋升 “国家级”以来,区党委、管委会审时度势,立足新起点、新平台、新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 “四化两型”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掀起 “二次创业”新高潮,深入推进 “项目建设年”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年上半年,娄底经开区突出产业建设、项目建设、财源建设、城市建设、要素保障,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水平,项目完成投资总额,完成年度计划比例,实际开工率三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安塞乐米塔尔汽车板电工钢、湘中物流园、娄底中小企业创业 (创新)孵化园、大丰和电动车辆、金华车辆、光华机械等多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全面开花。尤其是创业孵化园项目以模式创新推动开发建设,工程建设、招商引资等各方面成效显著、形势喜人,成为娄底经开区高效推进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创业孵化园项目按照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平台支撑、集群发展”的模式开发建设,短短半年多时间,标准厂房投资建设签约合同引资93.8亿元,先后创造了 “3个月实现3000亩征迁、50天实现500亩平基、90天实现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10个月实现10亿元投资的娄底速度”,模式创新推动创业孵化园项目建设全面驶入快车道。
由主导变引导,强化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高效服务成为推动项目建设的有力保障。 政府引导,由 “主导”变 “引导”,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娄底经开区党委、管委会一班子人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在推进创业孵化园项目建设中发展思路、角色定位、行政职能等方面的一次深刻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质就是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调整提升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而这具体到园区项目建设,其实就是一个政府转型及职能转变的问题,要彻底改变以往项目建设政府主导、包打包唱的固有思维和模式,由运动员转变为设计师、监理师、服务员,政府只要集中精力做好项目建设的政策制定、产业规划、环境优化、平台搭建等引导性、配套性服务工作,以扶持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以环境优化引导企业创业兴业,以平台服务引导产业配套新型工业化发展,这就是我们政府需要做的,而且必须做好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可以说,全方位的高效服务就是项目建设最大的推动力。”娄底经开区党委书记梁立坚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为确保创业孵化园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娄底经开区抽调行政、招商、建设等相关部门精干人员组成项目建设办公室常态服务班子,对项目建设实行 “封闭运行”、 “一站式”全程服务。涉及项目建设所需的用地征迁、报批报建、建设协调、招商引资、融资服务等各方面工作均由创业孵化园办公室归口统筹、协调服务,坚持24小时值班、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查的全程服务推进机制,通过高效服务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向市场要效益,发挥的是企业主体的作用,市场运作成为加快项目建设的 “不二法门”。 创业孵化园项目总体规划拟用3年时间 (至2015年)完成总投资150亿元、建成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200万平方米,最终形成500家左右中小企业入驻生产的产业规模。相对于娄底经开区,这无疑是一个时间短、投入大、要求高的宏伟目标。 “如果单靠开发区的力量,无论从时间还是资金、人力等方面,我们都远远不能够满足创业孵化园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的需要。譬如项目一期开发投资商乾源实业、娄底旺达两家企业在近半年时间内已投入项目建设资金逾3亿元,建成了首批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这样短期内除了市政公辅配套之外再拿出如此数额的现金投入,对一级政府来说是绝对无法承受的,也是不可取的。这种政企共赢的合作模式事实上却做到了。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莫过于我们科学制定了项目开发建设相关引导和激励政策,引进战略开发投资商,并充分发挥了其企业主体的作用,通过市场手段运作,向市场要效益,最终实现开发区、投资商、入园企业三方的聚力共赢。”娄底经开区党委委员、常务副主任、创业孵化园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李应泉坦言。
企业主体,意味着创业孵化园项目开发的资金投入、工程建设以及入园招商等工作全部由开发投资企业为主完成,这实际成为参与创业孵化园项目开发建设投资企业的高准入门槛,要求企业在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具备过硬的实力。乾源实业董事长柳鹏翔告诉记者: “乾源实业作为创业孵化园项目一期开发投资企业,自去年10月份进场施工以来,工程建设一直面临着娄底冰冻、雨雪等恶劣天气的挑战,为确保工期和质量,我们先后四次增加施工队伍和工程机械,采取多作业面统筹调度施工,甚至是24小时三班倒,抢抓晴好天气,与时间和天气赛跑,单乾源项目工地工程机械车辆最多达到60余台,土地平基阶段最高土石方运送量高达2万方,在实际满足施工天气条件的时间天数不足40%的情况下,我们如期完成了首批标准厂房建设任务,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目前,随着创业孵化园项目二期开发建设的全面启动,从娄底吉星北路以东至迎春北路以西形成一个3平方公里的大工地,集中娄底地区80%的工程机械设备现场施工。同时,企业不仅在项目施工建设等方面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在入园企业招商上也得到了集中体现,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设计、建造单层、多层独立产权的标准厂房以满足不同行业企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制定符合市场行情且具有竞争力的标准厂房租售价格,主动出击,专业招商。 “以往产业招商完全由政府主导,以我们招商部门为主,这种格局在创业孵化园项目的产业招商的过程中被完全打破,现在招商局主要做好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行业协会、地方商会平台资源的引导和推介,由开发投资企业根据园区定位直接与相关行业意向客户进行跟进、商洽,直至最终促成入园。目前,无论在上海、广州、宁波,还是长株潭以及邵阳、益阳等娄底周边城市,都活跃着我们创业孵化园项目开发投资企业的强大招商团队。相信,不久的将来,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煤炭机械等产业的相关中小企业将批量入驻,在我们娄底经开区创业孵化园落地生根、创业兴业。”娄底经开区招商二局局长、创业孵化园办公室主任刘海凡满心欢喜地表示。
据了解,截至今年3月底,创业孵化园项目已成功签约标准厂房开发建设投资商6家,其中不乏深思电工、金三星煤机、乾源实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合同引资93.8亿元,用土地面积1922亩,实际到位资金已15亿元。目前,乾源国际企业中心、旺达创业园、双信中小企业城、中科金谷国际企业园、星泰科技产业园、三一配套产业园等六大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相继开工。截至今年8月底,项目一期已建成的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被抢购一空,湖南旭阳钢构、创高环保新材、乐立宝电气等12家首批企业实现入驻试投产。目前,正在进入协议商洽阶段的入园中小企业已近100家,预计今年年底将可实现50余家企业入驻生产。
以平台做支撑,突显的是集群发展的优势,产业集聚成为促进企业孵化的不竭动力。 娄底经开区作为湖南省第13个国家级经济园区,通过10年来的发展,安赛乐米塔尔、沃尔玛、中石油、华润集团、庄胜集团、三一重工等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相关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园区,规模工业布局初步成形。大企业的入驻必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动,譬如三一重工的入驻,直接带动中晖重科、光华机械等一批为其生产配套的中小企业在娄底生根发芽。创业孵化园项目的开发建设正是娄底经开区立足已入园规模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发展、应对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实现园区经济转型发展升级所作出的战略决策,抓大促小,抓大促群,围绕广大中小企业成长的需要,配套建设好商业、融资、用工等三大服务平台,以平台为支撑,着力打造薄板深加工、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机械制造等四大产业集群,突显集群发展的产业集聚竞争优势。以平台建设来促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来推动企业孵化,相辅相成,互为推进。
目前,创业孵化园区配套道路吉星北路、迎春路、群乐街等 “五纵五横”已全面进行分段施工,水、电、气各项生产配套工程同期进入紧张铺设阶段,园区公租房配套以及其他生活商业配套已进入全面启动和建设当中。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等系列问题,娄底经开区一方面积极与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以及湖南中小企业担保、湖南农信担保等银信机构多方协调,为创业孵化园项目制定专项金融扶持政策,创新批量配套融资服务新模式,真正建立操作灵活、快捷的企业融资平台。6月21日,从招商银行总行传来喜讯,娄底经开区与招行娄底分行深入合作,为创业孵化园入园企业量身打造的 “入园贷”批量授信方案获得总行审批通过,由经开区开发投资建设公司牵头与创业孵化园六家共同出资设立 “中小企业发展助力基金”,招商银行给予8倍授信,并批量提供专项贷款资金。 “入园贷”的成功获批,意味着娄底经开区创新模式推动创业孵化园项目开发建设在配套融资方面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必将有效缓解刚入园中小企业购买标准厂房后的资金占用问题,加速园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入驻企业用工需求,立足娄底本土人力资源,加强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专业院校合作。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劳动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成立专门为园区服务的劳务派遣服务中心,满足园区入驻企业5万人的用工需求,建成集信息、培训、管理于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我们将用3~5年时间,再造一个工业园区, ‘打造千亿园区’就是我们娄底经开区 ‘二次创业’的历史新目标,作为娄底经开区 ‘二次创业’的前沿阵地之一,创业孵化园项目的开发建设,将极大地推进园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加速形成 ‘以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项目为核心的薄板及深加工产业集群’、 ‘以金华车辆及大丰和为龙头的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 ‘以中兴液压及三泰新材为引领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以创一电子、深思电工为基础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四大产业集群,从根本上改变和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和发展格局,呈现出一片大树成荫、小树成林的繁荣景象,到那个时候, ‘千亿园区’自然也会变得触手可及!”区党委书记梁立坚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石峰 通讯员 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