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强劲 塑料加工业重点关注绿色安全
稿件来源:本报讯
我国塑料加工业在告别市场短缺后,已完成了数量主导型的发展阶段,正进入上水平、上质量和产品高端化的发展阶段。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编制的 《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指导意见》 (2013~2015年) (以下简称 《意见》)指出,未来几年,塑料加工业将向功能化、轻量化、微成型方向发展,绿色安全成为关注焦点。 机遇与挑战并存 《意见》认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持续,总体需求仍然疲软,加之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外需占相当比例而扩大内需困难的国内塑料加工业冲击很大。国内劳动力廉价时代的结束,使塑料加工企业面临人工成本升高、人才短缺、传统优势弱化的问题。多数塑料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以中低档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受原料、用户对价格的双重挤压,势微利薄,加之企业自身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能力落后,难以适应行业及外部形势的发展变化。上述问题都给我国塑料加工业的未来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带来困难与挑战。 与此同时,塑料加工业也同样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一,塑料在现代工业、农业、电子信息业、交通运输业以及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领域都不可缺少。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新材料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新能源装备等领域一同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材料技术革命的重要领域,塑料加工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第二,作为新兴产业的塑料加工业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成长期,市场需求强劲。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社会对塑料制品的需求也将继续稳步增长。 “十二五”期间,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带动大规模基础建设、住宅建设,启动 “经济适用房”、 “暖房子”工程, “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工程,公路、铁路网建设及城镇污水处理、节水灌溉等大型工程建设。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现代农业、医疗卫生体系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拓展塑料制品的市场空间。 第三,塑料加工业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为塑料加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塑料加工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增多,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的初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给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第四,以新能源、互联网、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为重要内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迅速发展,催生并加快数字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发展,同时当今世界正进入大数据时代,新型互联网在获取海量数据的同时,与全球计算机网络相互融合推动了云计算的发展,将大大改变信息、知识技术获取方法。这为塑料加工业发挥后发优势,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了机遇,为塑料加工业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上水平、上台阶、产业升级目标搭建了新的创新平台,促进与世界前沿技术紧密融合。 绿色安全成关注焦点 《意见》系统阐述了塑料加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功能化、轻量化、微成型”成为世界塑料加工业发展趋势。 功能化既是产品属性的要求,更是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塑料作为21世纪新材料,是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配套材料。如各种高阻隔膜、电绝缘膜、电池隔离膜,各种光学膜、光伏太阳能电池封装膜等功能性薄膜,超滤、微滤等过滤膜,各种高强、高韧、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绝缘、导电、导磁、导热、纳米合金等特种工程塑料。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将会赋予塑料材料和制品更多新的特殊功能,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塑料制品功能化、智能化作用将会得到更广泛发挥,其制品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是塑料加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轻量化技术将为塑料加工业发展带来重大变革。各种高强度、高阻隔性树脂如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m-LLD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EVOH)、聚偏二氯乙烯 (PVDC)等及微纳层叠共挤出、多层复合、合金等生产工艺的出现使得塑料薄膜及容器、片材向轻量化、薄壁化发展成为可能。通过物理、化学发泡方法,特别是超临界CO2发泡技术为代表的微发泡技术,可用挤出、注塑、吹塑及旋转模塑等多种方式生产以PVC、PS、PC、PMMA、PET和PSF等材料为基材的各种板材、片材及异型材制品,不仅显著减轻制品重量,而且将改善和提高其性能,给塑料制品的加工和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飞机、汽车和轨道交通的轻量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传统材料及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新的环境友好、轻质高强材料加工技术成为实现轻量化及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微成型代表着塑料加工业从设备到成型工艺最先进的技术集成。微成型作为聚合物在毫克、微纳尺度制造科学的前沿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以毫克或微米甚至纳米为单位的微注塑成型技术,可满足光电通讯、影像传输、医疗器械、信息存储、电子产品、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材料更昂贵、零件更细微、更节省空间的高端精微结构零件的应用需求。研究适合微型注塑模具和微型注塑机的成型理论和制造方法、适合微型塑件生产的塑料原料,开发相应的检测元件、装置和技术,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塑料三维打印技术可用于快速成型高精度、形状复杂、局部结构细微的塑料产品,例如航空航天特种部件、复杂汽车零部件、精密人造器官等,具有无须组装、零时间交付、便携制造、废弃材料少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最受关注的新兴技术之一。 可见, “功能化、轻量化、微成型”不仅是世界塑料加工业总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更是世界塑料加工业先进成型技术的体现,引领行业未来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的方向,对塑料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2.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清洁生产是绿色塑料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是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约国,要求各签约国加速淘汰含氢氯氟烃 (HCFCs)的生产和消费,涉及到聚氨酯和挤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品。此外,我国还制定了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工业节能 “十二五”规划》和 《工业清洁生产 “十二五”规划》等政策、规定。 本世纪头20年,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这些都促使我们塑料加工业按照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行业内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以及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推广绿色环保、安全的助剂,进一步提高塑料材料及制品的性价比,推进循环发展,让石油及衍生的石化产品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为目标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3.安全、卫生是未来与食品接触塑料制品的生命线。 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安全关注程度的提高,社会对食品接触塑料制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其所使用的材料、助剂、加工方法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相应的措施也愈发严厉。 美国、欧盟等国家针对食品包装材料及其添加剂的相关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针对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违法事件,将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使用作为重点,加大了对《食品安全法》的执行和违规查处力度。国家从2009年开始进行食品包装材料的清理整顿工作,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发布了 《关于公布聚己二酰丁二胺等107种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树脂名单的公告》和 《关于公布硼酸等301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名单的公告》,对现行国家、行业标准之外的食品包装材料、添加剂新物质的使用予以规定;于2011年新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并于2012年启动了对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修订工作,使国家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管理更加规范和严格。 高度重视塑料制品的卫生和安全工作,全面、系统加强塑料制品的安全工程建设,是塑料加工业面临的头等大事。未来塑料加工业将进一步依靠技术进步,大力开发安全可靠的食品包装新材料,加快建立食品包装材料卫生安全溯源机制和方法,加快食品包装材料标准化体系建设,将来建立食品包装材料安全评价制度和方法。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