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汽车电商 没什么不可能
稿件来源:本报讯
“双11”让成千上万的人疯狂,淘宝和天猫350亿元的全天交易金额更让各界人士热血沸腾。 毕竟,在四年前, “双11”还仅是一个由4个 “1”组成的平凡日子。而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生生地把这个普通的日子变成了一个消费成色十足的网购节日。 以淘宝、天猫为例,作为 “双11”的发起者,从2009~2013年,天猫商城的成交总额以几何倍数疯长,今年甚至创下不到1分钟就破亿元交易额大关的纪录。难怪连李克强总理都对马云说:“你们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 如今, “双11”也不再是淘宝、天猫一家的独角戏,诸如京东商城、当当网、亚马逊、凡客诚品、苏宁易购、国美在线、唯品会、乐蜂网、红孩子等电商,都加入5折促销的队伍,甚至包括搜狐、腾讯、百度在内的综合类网站也卷入其中,一时间 “乱花渐欲迷人眼”,“你方唱罢我登场”。 不过,不管如何繁华热闹,总是有看官不相信这回事儿,泼冷水者有之,抵制者亦有之。最有名的例子是,在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现场,中国新首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就说:“电商再厉害,但像洗澡、捏脚、掏耳朵这些业务,电商是取代不了的。我跟马云先生赌一把:2020年,也就是8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 估计很多汽车经销商、4S店的老板们在现场的话,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这番话,心里还得加上一句,汽车销售业务也取代不了嘛,这么大宗的商品,又不是买衣服、家电,动辄十几万,哪能说来就来。甚至在一些已经试水电商的汽车厂家看来,汽车电子商务只是传统销售的一个辅助手段,更多只能是通过网络完成订单收集或促成消费意向,真正确认成交还得靠线下。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观点有些悲观。不说今年几家汽车电商亮光闪闪的成绩单,单从商业的逻辑来看,笔者相信,通过互联网来销售汽车、购买汽车,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形成规模,普及开来。 首先,用户的消费习惯。没有人否认,当下的汽车消费,80后,90后已经成为主力军。这些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在淘宝、京东、当当上购物,用ipad、iphone发邮件、玩微信,用kindle看电子书,上社交网站,在支付宝上交水电费、手机费,通过微博关注时事新闻。可以说,他们是和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一群人,在网上消费习惯被培养10年、20年之后,别说汽车了,还有什么是不能在网上买的? 其次,汽车销售模式变化趋势。目前,人们对汽车电子商务的一个最大怀疑点是,它无法形成 “闭环”,而必须依赖传统4S店,进行试驾、保险、验车上牌等后续服务。但笔者要说的是,从欧洲、美国的经验来看,类似4S店的汽车专营店已现颓势,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的呼声越来越高,销售和售后服务正在独立、分离,而且一些汽车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等已从原有的售后服务体系中独立出来,自成体系。而这很可能也是未来中国汽车销售模式的转变方向。试想,如果卖车、保险、售后完全独立,分工高度明确,上网看车、买车、买保险,再购买验车上牌的服务,最后等着在自己家楼下签字上车,岂不美哉?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逐步健全的商业信用体系。 再其次,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不可逆,互联网思维正在生成。提到互联网思维,最常被引用的是,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的 “七字心法”,即 “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不仅适用于产品开发,也适用于营销、运营和用户管理。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传统的产品、营销、运营的理念将不断被更新、颠覆,可能没过多久,汽车厂商、经销商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去拥抱网络,拥抱电子商务。 尼葛洛庞帝 (NicholasNegroponte)在 《数字化生存》中写到,当一个个产业揽镜自问 “我在数字化世界中有什么前途”时 ,其实,它们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它们的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从这点来说,汽车拥抱电商,将有无限的可能性。汽车业,你准备好了吗? (芦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