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 “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未来几天,在进行科学探测的同时, “玉兔”号月球车还将绕陆器继续行驶,从不同角度与着陆器多次互拍。这是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互拍成像 (拼版照片)。 (新华社供稿)
随着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通过电视直播 “亮相”,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马兴瑞宣布,嫦娥三号任务圆满完成。在12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表示,嫦娥三号任务实现了我国航天领域的七大创新。
据介绍,七大创新包括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巡视勘察;首次实现对月面探测器的遥操作;首次研制我国大型深空站,初步建成深空测控通信网;首次在月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探测;首次实现探测器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月面生存;研制建设了一系列高水平特种试验设施,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先进试验方法。
目前,嫦娥三号已经开始着陆器的就位探测和巡视器的自动巡视勘察,科学探测任务陆续展开。为了完成三大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上都各自携带了四台仪器,包括降落相机、地形地貌相机、全景相机、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测月雷达、红外光谱议、月基光学望远镜等。
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副主任邹永廖表示,截至16日上午9点半左右,嫦娥三号的八台科学仪器已经有五台科学仪器开始工作。
吴志坚透露,嫦娥三号探测器后续还将面临120℃至零下180℃极端温度环境下的考验。嫦娥三号着陆器设计寿命1年,巡视器设计寿命3个月。
嫦娥三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 “绕、落、回”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据了解,嫦娥三号任务成功后,探月工程将转入三期,主要目标是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执行这一任务的嫦娥五号研制进展顺利,预计于2017年前后完成研制并择机发射。(本报记者 高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