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平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党组书记
今年以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全力以赴稳增长,坚定不移调结构,千方百计破瓶颈,努力推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健康平稳发展。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日前,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党组书记王照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认为,河南省今年工业和信息化之所以能够健康平稳发展,主要是做好了六项工作:
一是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把稳运行、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运行监测分析,及时研究制定针对性举措,做好了企业减负和工业应急工作。
二是构建企业服务长效机制。组织了以扩需求、拓市场为主要内容的产销对接系列活动、10项河南名优产品扩消费行动、工业企业与电商企业系列对接活动,实施了 “十百千”网上促销工程,推动企业共签订产销合同725.68亿元。建设了名优产品网上展厅,发布供求信息1051条。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开通企业服务政务微博和24小时服务热线,构建了全天候、多渠道企业问题受理和服务渠道。
三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在项目建设上,1~9月,全省工业投资9177.1亿元,同比增长18.7%。在集群发展上,目前全省共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省级50个。在技术创新上,对210个产品进行了质量达标备案公告,新认定31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原内配等3家企业入选第三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风神轮胎等3家企业获得全国 “质量标杆”称号。1~9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4%,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四是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引进。积极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等重点产业集群引进,分行业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和产业链发展图谱,确定首批34个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培育,举办了汽车及零部件、豫台电子信息等形式多样的专题对接活动,总投资20亿美元的惠普国际软件基地等一批大项目成功落地。1~10月全省工信领域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145.77亿元。
五是努力推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组织中小微企业银企对接系列活动,7991家中小企业成功对接,合同金额516.22亿元。组建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认定35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17个小企业创业基地。
六是加快推进信息化。推动省政府与三大运营商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1~10月,三大运营商累计完成投资108.93亿元。郑州市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通过工信部验收,6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2014年,河南省将按照转变职能、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的思路,着力深化企业服务,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推进两化融合,加快市场开拓、创新驱动、集聚集群、绿色安全、融合发展,不断增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加快信息化进程,打造河南工业经济 “升级版”。为此,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以健全体系为着力点,构建企业服务长效机制。制定出台健全工作体系构建企业服务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实施2014年企业服务活动方案,建立健全企业综合服务、产销对接、银企对接、人力资源保障和要素保障等长效机制,形成以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为内涵的企业服务工作体系。
二是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产业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开展工业企业竞赛活动,设立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奖,省级层面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上下链接、横向联合的千亿元工业经济板块,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研究,实施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组织能效水平达标对标活动,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努力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产能。
三是以集群引进为关键,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实施2014年制造业重点产业承接产业转移行动计划,发布2014年承接产业转移目录,推动从一般招商向集群引进、链式发展转变。
四是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科技创新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施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梳理100项关键共性技术集中攻关,建设一批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10家公共技术研发设计中心,开展品牌培育活动和优秀工业新产品评选工作。制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软件服务、工业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 “总部基地在城市、生产基地向县域延伸”的产业格局。
五是以扩大信息消费为切入点,切实加快信息化进程。实施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行动计划,建设智慧河南。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六是以改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方向,增强发展活力。继续实施促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两年行动计划,抓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支持中小企业素质提升和集群发展,培育一批 “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总结一批企业管理创新的典型,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家素质。(本报记者 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