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效应显著 我国信息化指数年增18.9%
稿件来源:本报讯
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完成的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以下简称 《评估报告》)日前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出席 《评估报告》发布会并致辞。 未来发展挑战升级 杨学山从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勉励工作在信息化战线的人员要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来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在 《评估报告》基础之上不断完善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工作。二是要看到信息化目前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若以十年为跨度,信息化发展在未来的三个十年面临的发展、挑战将大于过去的三个十年。三是面对信息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信息化工作战线的人员要有“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杨学山建议,要放下身段,尽可能地把过去的成就、经验忘掉,认真分析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技术、产业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规律,认真学习各个方面相关知识。只有学得越多,看得越多,想得越深入,才能够把握事情的本质和规律,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地区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樊会文表示,本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结果鲜明地体现出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对应性。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从2010~2012年三年数据来看,全国信息化发展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2010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快速推进,经济和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全国信息化指数从2010年的52.94,提升到2012年的74.84,年均增长18.9%。二是东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东部省份信息化平均指数比中西部省份显著领先,而中部省份与西部省份的平均指数差距不大。三是网络就绪度指数增长快于应用指数和效益指数。 数据显示,信息化水平增长速度与国家信息化推进政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伴随着国家大力推动3G网络建设等工程的实施,三年来光纤入户率等相关指标大幅提升。同时,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也使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应用指标三年来增长明显。 企业应用尚存提升空间 本次评估数据追溯到2010~2012年,指标体系主要分为网络就绪度、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及应用效益三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以及33个具体的三级指标。 从具体指标看,2010年以来企业信息化应用指数从2010年的49.76提升到2012年的61.78,年均增长11.43%;信息化应用效益指数年均增长12%;居民信息化应用指数年均增长20.21%,是各类应用中增速最快的。 同时,各省市信息化指数呈现显著阶梯状。2012年信息化指数在90以上的省市基本上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市,包括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福建、广东等7省市。各省信息化指数在80~90区间出现了断层。(本报记者 任奕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