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3%、17%。2014年彩电销量增速将会放慢,但UHD超高清电视、50英寸以上大尺寸电视、智能电视等高端产品,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 (资料图片)
2013年已收官,中国彩电市场波澜壮阔,不仅有新技术、新产品高调涌入,而且还有强大的互联网企业强势来袭,使得看似沉寂的彩电行业,爆发出勃勃生机。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和奥维咨询联合举办的 “2013年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暨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本届会议以 “传承 变革 超越”为主题,围绕标准、市场、技术、产品,对2013年度彩电行业市场发展状况进行了盘点,并对彩电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进行了展望。
智能电视渗透率超半成 2013年,随着3D显示技术、LED背光源、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概念的刺激作用日渐减弱,超高清 (UHD,4K×2K)和OLED的概念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中国彩电行业呈现出了显著的多元化趋势,跨界融合、大数据、新媒体营销、用户价值挖掘等成为家电行业越来越热门的关键词。
同样,2013年也是智能电视大爆发的一年,除了硬件的出货量猛增之外,智能电视的各大应用或门户作为互联网流量重要入口的地位也愈发明显。智能电视产业走到今天,已经迈入了技术与理念的突破与革新阶段,亟待大变革、大突破。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白为民表示,2013年国内平板电视的零售量为4500万台。预计今后几年销量不会有大的增长。但是,销售的电视尺寸将会越来越大、电视清晰度会越来越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余涛表示,智能电视在2013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实际上是得益于三网融合与三屏合一的推进。随着智能电视技术的进步和配套的完善,智能电视将会是彩电业长远发展的一个方向。
据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1月智能电视渗透率为37%,到2013年第四季度智能电视渗透率已达50%以上。随着 “宽带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到2015年城市网络带宽将提高到20Mbps,农村网络带宽将提高到4Mbps。可见,智能电视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拥有了扎实的网络连接基础。
互联网三维度重塑彩电行业 2013年被定义为 “互联网跨界元年”。这一年,众多互联网IT企业跨界进入彩电行业,互联网IT企业的集中进入,掀起了彩电行业的一片涟漪。奥维咨询王中正认为,互联网正从三个维度重塑着彩电行业。
话语权转移——用户拥有最大话语权。在以液晶电视为核心的上游面板作为核心资源供货商拥有最大的话语权的时代,整机制造厂商都必须根据上游面板供货商的出货情况来制定生产计划。而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物流体系的完善,加之互联网快速打破了信息壁垒并加速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买方市场上的消费者逐渐升级为用户,整个话语体系完全倒置,用户成为彩电行业里的上帝。现在,用户的喜好及体验成为彩电研发、生产的风向标,用户拥有彩电行业的最大话语权。
利润向下游沉淀——运营创造利润。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原有彩电行业的利润分配机制,上游供货商和整机制造厂商的利润正逐步向更接近用户的运营转移。传统彩电产业利润来源比较单一,即仅仅是依靠销售硬件产品赚取差价。未来,彩电行业的利润将更多地来源于硬件产品售出之后的长尾化服务,而具有提供优质内容服务、构建快速精准的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体系、运营智能视频推介系统、打通电视购物通道等软实力的厂商,将是未来创造更多利润的关键所在。
商业模式转变——用户体验成核心。一台高配置的电视,满足的只是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随着科技水平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更愉悦地使用需求成为消费者的核心追求,用户也从看电视转化为用电视。未来的电视厂商不单单需要拥有开发顶尖硬件产品的能力,更需要构建以提高用户使用价值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品牌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些年来,行业内骨干企业开始重视和加强企业品牌的建设,渠道模式在悄然发生转变,未来的市场竞争,品牌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专业创新的意义在企业价值中会更加明显,以创新拓展应用、培育新兴市场、赢得市场,将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对定价体系的冲击和营销方式的影响。在定价体系方面,互联网IT企业发布的新机型普遍采取了高配低价的定价策略,直接导致消费者降低了对彩电产品的价格预期。在营销模式方面,互联网IT企业充分运用事件营销和饥饿营销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持续关注,使传统一对一的营销模式向一对多的社会化营销模式转变。
“这是未来行业格局形成的基础。”业内专家表示。未来,马太效应在LED显示屏行业将会表现的更为明显,竞争优势将向具备技术优势、渠道优势、规模优势的企业倾斜,行业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出现强者恒强局势。
值得指出的是,本次会议适逢中国彩电行业研究季度发布会 (简称“CRC”)30届生日,作为行业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CRC见证了中国彩电行业创新升级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舆论宣传、理性消费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本报记者 任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