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业创新的思与行
稿件来源:本报讯
“创新就四个字:与众不同。” “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创新的过程就是颠覆自己。” 的确,在这个年代,创新一次次被人们提及,是一个当下极为 “时髦”的词语。但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却还有着距离。 思变就是创新 在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鲁丽娜看来,公司2000年成立,2006年在中小板上市,主要为橡胶和轮胎企业提供装备以及整体解决方案,从一个纯软件的企业,到现在软硬结合的信息化装备企业,成为全球惟一一家能够把轮胎的所有关键装备全部研发完成,并且已经生产出来的企业,创新一直就是其后面的原动力。 如今,创新更已融入到公司员工的基因当中。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说,创新的确是一种精神动力。要做到与众不同,第一要超越竞争对手,要超出正常的对行业的理解,真正的创新要实现和所有竞争对手不一样的东西,不论是技术、管理或者商业模式等。 于德翔说, “一次创业”像爬山,爬山的过程很艰辛,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但所有的困难和机遇都在地面之上。 “一次创业”需要打硬仗,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绕得过,可以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抓住机遇。爬过了高山,就要进入潜水阶段,进入 “二次创业”,挑战和机遇多数在水下,而不是在地面,市场竞争环境更激烈。现实要求特锐德必须学会潜水,要练内功,不仅需要硬实力,更需要软实力,要有大智慧、真功夫,要从原来的单打独斗转向合众连横。 为此,特锐德独创了 “分散式集团化”这一商业模式,他认为,任何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点的突破,而他所做的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为了市场和利益的共同点,通过 “分散式集团化”这种方式获得市场的定价权。 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钟默说,其实在现代制造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至少能影响产品成本的50%以上。 而这是大家过去容易忽视的,工程技术人员已经习惯先设计出产品,再去寻找供应商。而正确的做法是在立项研发之时就需要研究财务和成本,并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考虑工业配套体系。 他认为,目前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50%以上都处于 “学习、模仿和跟风”阶段,另有30%处于 “改进”阶段,真正有 “提升、再创新”的还比较少。我的理解,有两种技术创新的路线,一种是应市场所需,另一种是用新技术引导市场。 由于山东常林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业机械,农民关心怎么去种粮食,去农田干活,希望能够年年有个好收成,能赚到钱,不会想到用什么机器来改变现状。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制造业的企业家、工程师去想:如果我要进入这个市场,怎样用更好的新产品来引导用户,处处为农民用户的利益着想? 谁该为创新买单? 的确,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讲,当他们使用产品时,如果需求被满足了,那么为什么还要去关心产品是创新还是复制的呢? 不少创业者把自己失败的责任归咎于整个大环境,推给不支持创新的用户和市场头上,可是究竟用户有什么理由去支持他们的创新呢? 创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获得用户的青睐,用户的需求和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不过记者个人认为,既然创新的归宿是创造出一种新的所有,那么这一过程所包含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谁该为创新买单呢? 用户?企业本身?抑或是立项主管部门?等等,或许也不是单一个体。 但可以肯定所有的反馈结果都会作用在企业身上,而最终会鞭打在公司的领导者头上。 因此,现在有一部分观点认为,在企业中创新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责任,其他人按规定做就行了,不能乱创新。 对于这一提法,于德翔非常赞成。他说一个企业里,领导人必须要有创新意识,领导团队要有创新精神,但是不可能企业里全员都创新,现在很多大学生一毕业想的是当老板,这实际上就会导致很多错误。 其实一个企业不需要全员创新,德国为什么有今天,就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考虑创新,而是把自己的事情扎扎实实做到位。目前对中国尤其制造业来讲,每个人都想创新,不想把自己做的事情做到位,导致人心太浮躁。创新最终的结果需要落地,需要真正的形成竞争力,需要一批人去执行。 鲁丽娜表示,创新既然是一种精神,那么就注定是属于大家的,但对于重大决策或是大项目而言,或许在小范围内更有效。但对于正常的流程管理或是生产事宜,与提倡全员创新并不相悖。 为此,软控公司说有为创新失败者买单这一举措,就是鼓励员工可以在创新中失败,但不允许不去创新。 “这是因为,创新是企业保持年轻的秘密。特别是准备再次创业的公司来说,选择创新还是保守,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 重估仿造的创新力量 在创新一词传遍每个企业的时候,不知道是否有人静下来思考创新所带来的变化。 过去,国内手机厂商对 “山寨”产品的抱怨或是抨击不绝于耳,在他们看来, “山寨”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是廉价、低质的通称,但来自海外的声音却在发生着一个180度的大转变。从一贯批评中国是 “山寨之国”,转为开始关注中国的这种 “山寨”创新模式。来自英国创新基金会的一份名为 《中国的吸收发展期:中国创新与研究,英中合作展望》的报告指出,中国 “山寨”式的产品创新模式正显现出转为 “一种增加产品附加值独特方式”的潜力。 或许,在他们看来,造假、贩假并不是 “山寨”的全部。 “山寨”真正的意义在于模仿创新的基础上吸收与再创造。 仍以手机为例,中国手机厂商的成长基本是从代工为切入点,然后再逐步掌握手机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细节,再去发展自主品牌。当然这是后发展的必然模式,不单单是体现在手机一个产业上,也涵盖了中国的其他产业领域,包含了制造领域。 我们知道,往往优秀品牌的高端产品是 “山寨”厂家的最爱,这是因为,高端产品在注重性能的时候,往往很难对一些成熟的功能做出割舍,如此偏高的价格会将一部分客户推之门外,而 “山寨”货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外观高端、功能低端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 “山寨”的存在也不失为一种创新,也是市场经济自发运转的一种反映。 实际上,“山寨”也不单单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比如英国 《金融时报》曾刊发文章讲到,工业化初期的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这些今天的“创新大国”——也同样是从 “山寨”起步的。 虽然模仿是最初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但重估仿造的力量并不代表鼓励“山寨”。西方对中国 “山寨”态度的转变不在于 “山寨”本身,而在于一批中国企业通过 “山寨”这种模式走到了创新的前列,比如我们今天的智能手机、高速铁路机车等。 穷可思变,富则谋修。由跟随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的阶段,模仿创新只能阶段性为之,更重要的是要有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精气神,惟有如此,方可早日实现制造强国梦。 (本报记者 杨红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