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点起步高端切入 四川眉山激发工业活力
稿件来源:本报讯
四川眉山市立足省委 “三大发展战略”,坚持高点起步、高端切入,不断激发工业发展活力,保持了快于全省的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12.2%,分别高出全国、全省3.5和3个百分点,增幅进入全省前5位。 良好的开局,折射出眉山工业强市战略的实践轨迹。 产城相融 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 产业越是高端切入,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也就越高。眉山市整合市、区县工业园区,重点建设了13个总面积274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3平方公里。两年多来,共投入80多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持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产业集中度达到61%。一是建设现代工业新城。以金象化工产业园区、彭山经济开发区等7个园区为主体,按照现代产业、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城市 “三位一体”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300平方公里的现代工业新城。2013年,工业新城内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超过全市总量的40%,落户了联合利华、亚马逊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眉山市 “两化互动”的示范区。 二是建设天府新区眉山区域。抢抓千载机遇,以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为主体,按照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 “三位一体”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94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与成都 “区域同城、产业同链、基础同网”,正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试验区、产城一体新城区。 三是统筹推进区县园区建设。依托一区五县,加快中国泡菜城、仁寿文林工业园区、青神工业开发区、洪雅工业园区、丹棱工业园区等重点园区,形成 “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工业集中发展格局,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其中青神工业开发区成为国内最大的木工机床研发生产、小型制冷压缩机和标准传动件研发生产基地。 高端切入 培育高端产业集群 实施 《重点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集群发展路径,新上了一批具有引领性、带动性,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项目。两年来,共开工总投资595亿元的87个亿元项目,竣工投产了总投资403亿元的115个亿元项目。 一是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开工青岛海尔、贝特新能源电动车、韩国云龙数控设备、优琪优电动特种车、钢构西部制造基地等装备制造项目。2013年,机械装备产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到2017年有望突破600亿元。 二是培育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开工建设联合利华、聚芳硫醚砜等重大项目。2013年,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产值已达170亿元,2017年有望突破600亿元。 三是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开工建设20万吨/年高端工业和建筑铝型材、2万吨/年电池级锂盐、中国西部LED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到2017年有望培育成300亿元产业集群。 四是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新引进IBM西南卓越云计算中心、亚马逊、苏宁云商等重大高端项目。到2017年培育成300亿元产业集群。 五是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 “西部药谷园”,先后引进华西医药产业园、诗华恒通等27个生物医药及关联项目,形成完善的生物医药研发、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及配套产业链,到2017年培育50亿元产业集群。2013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0%。 创新驱动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依靠技术改造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在化工、建材、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实施青衣江100万吨元明粉、千禾味业年产10万吨酱油醋、泡菜直投式功能菌制备生产线二次改造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累计投入的技改资金总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5位,提高了工艺装备水平,调整了产品结构。 二是实施产学研创新联盟行动计划。立足破解化工、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和短板,与29所大学、13所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金象赛瑞化工围绕“三聚氰胺产业链延伸”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加快技术创新,成为全球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企业和国内最大的硝基复肥生产企业,成为眉山第一家产值过50亿元企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达36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个。 三是实施两化深度融合行动计划。跟踪大数据时代工业发展趋势,实施 “数字眉山·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青神工业开发区智慧园区示范建设,支持企业应用CAD、ERP等信息技术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德恩机械通过运用CAD等技术,打造出竞争力强的“眉山制造”品牌,标准传动件占国内市场的7%。 四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计划。限制发展普通饲料企业,不再新上普通水泥、造纸、低端陶瓷等项目,烟花爆竹产业在3年内整体退出;关闭4处煤矿矿井、14户造纸企业,将11户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为4户;水泥、造纸等高载能、高污染行业占比下降7个百分点,为高端项目入驻腾出环境容量和资源空间。 解决问题 优化环境助推发展 一是政策支持到位。出台 《眉山市鼓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政策》,市、 (区)县财政安排3亿多元,向上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2.5亿元,带动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近100亿元,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05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315户。 二是要素保障到位。规划建设110kV以上变电站11座,形成以500kV、220kV、110kV电网为支撑的坚强主网架;正在实施D273.1mm的成眉乐成品油输送管线,覫660仁寿汪洋至夹江黄土天然气管线工程建设;实施光纤入户工程,率先开通移动4G网络通信;建立常态化的银政企对接机制,每年为近200户工业企业协调解决融资需求;与甘孜州共建“飞地”工业园区,使用留州电量近40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近4亿元。 三是政务服务到位。建成全国行政效能建设先进市,行政审批时限缩短至0.9个工作日;率先成立行政许可审批代办服务中心、 “一费制”缴费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着力解决 “中梗阻”,打破 “玻璃门”、 “弹簧门”。 (周孝平)
点 评 后发赶超的必然选择 透过眉山工业强市战略的实践轨迹,我们可以得出三条结论: 高点起步、高端切入,是后发赶超的必然选择。从一个农业市起步的眉山,工业总量仅占全省的3%左右,水泥、造纸、煤炭、饲料、低端陶瓷等传统产业占比达45%。随着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低端产业规模扩张已不可持续, “三高一低”的粗放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后发赶超必须高点起步、高端切入。积极引进高端产业项目,大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重向 “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对入驻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和眉山现代工业新城产业项目实施准入审查,不断优化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眉山工业的后发赶超。 以工为主、统筹城乡,是两化互动的主路径。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动机。201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1.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7%,工业入库税金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57.9%,提供就业岗位26.7万个。处于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的眉山,无论从增速还是从总量看,工业都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财税增收的主要来源,解决就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渠道。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工业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工为主、统筹城乡。 优化存量、做大增量,是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关键。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是时代的主题,提高运行质量和做大总量是眉山工业的双重任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在眉山的具体化就是优化存量,做大增量,换挡不失速。一月一推进、两月一开工、季度一盘点项目;一手抓招强引优,一手抓技术改造,才能不断激发工业发展活力。在不断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大力优化产业结构。 (周孝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