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着时施救更有意义
将近两年前的一则公告,近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年10月17日,工信部向国内48家车企发出公告,并给出为期两年的整顿期。公告称如果这些企业到2015年10月31日依然无法通过相关考核,将被暂停汽车产品的生产资质,退出汽车行业。 这是中国汽车行业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正式 “劝退” (即 “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 (第1批)”)多家企业。在两年后大限将至时,这些车企再度被人关注,也算是中国汽车工业与众不同的另一风景。 善哉,善哉。对于一个 “植物人”或甚至是已经进入停尸间的人居然还有两年的观察期,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医院有这样的耐心。汽车行业管理与医院有着相似之处,占着相关的社会资源而不能有相应的作为,一般要付出相对较为昂贵的费用或是被清理出局。 与人一样,一个企业的生老病死,本来应该是顺应生命规律。因为毕竟其中的大多数企业并不是上市公司,它们的生存、苟活或消失,除了与本企业职工的命运息息相关之外,与一般人的关系并不大,不像是上市公司与普通的市场投资者之间的关系,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加以监督和保护。 怪不得两年前,就有一位汽车媒体业大咖直言不讳地说: “中国汽车管理中最大的败笔,莫过于汽车资质管理。”他认为,有关管理部门的公告 “不过是要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而已”, “达 (不)到这样标准的企业能在市场上存活吗?而且还有 ‘两年’的宽限期,而且还是 ‘被暂停’, (相关部门)的 (这一)标准是不是在搞笑?” 说实在的,是不是搞笑先放在一边。首先让人们难以接受或不能理解的是,中国到底有多少家汽车企业?谁能给出一个官方数据?这一数字是不是也应该发一个公告公示一下呢?一个很显然的问题是:在一般公众甚至是业内人士的脑海里,连行业的基本概况都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所谓 “劝退”多少家企业又能给人什么提示,又具有什么可对比参照的意义? 有人说目前我国的各类车辆生产企业有1300多家,这一数字还真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笔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的汽车产销快报上了解到,当前全汽车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4549家,其中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企业有475家。同时,当前还有规模以上改装车制造业企业835家。这两项加起来,总共应该有1310家企业,这些企业应该指的是我们一般所称的整车制造企业。也就是说,目前国内能够生产整车 (不管是不是原厂制造或改装)的企业有1310家,与上述所说的1300余家基本吻合。当然这里面一是说规模以上企业,二是有没有农用车企业在其中不得而知。此外,根据百度所查来的定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从以上数字来看,两年前公示的48家有可能被劝退的 “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 (第1批)”,大概占规模以上整车企业家数的3.7%,如果把这占比不到5%的企业清理出局,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不会很大。其实,对于这些已经不生产甚至是停产多年的企业,有人更愿意称呼其为 “僵尸企业”。也就是说,表面上这些企业还活着并且还在被公示,实际上却早已停产或死去,恰如著名摇滚歌手汪峰那首 《存在》中的一句歌词——“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 以笔者的观点看,这些企业上不上“末路榜单”、是不是还有汽车生产资质,实际上已经没有那么重要,或者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关心。 回到刚才所说当年那位汽车媒体业大咖对汽车退出机制的嘲笑。其实不管 “清退”的标准定得多么低,但行业里确实有相关的 《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和 《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存在。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回过头来看,预防式管理应该是行业管理工作中较为积极的一面。如果把 “清退”标准定得更高一些,在一些企业尚能生存的边缘即给予提示或公示,是不是比在如同死人一般的“僵尸企业”身上做文章更好一些呢? (赵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