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论坛现场。
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是世界化纤业界最具有广泛影响的行业年度盛会,是业界了解全球化纤工业发展动态的风向标。9月7~9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盛泽镇人民政府和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共同承办的第21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 (盛泽2015)在江苏盛泽隆重召开。来自国家各主管部门,以及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的代表近600人出席了会议。
探讨 “十三五”是重点
本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以 “创新驱动,融合共进——‘新常态’下化纤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为主题,聚焦 “新常态”下全球化纤业谋求变革和调整的新战略及谋求全球纺织化纤业融合共进的新举措,着重梳理中国纺织化纤行业 “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果,解读 “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要点,深入探讨未来中长期全球化纤行业的发展与合作模式,以及化纤及其上下游领域最新的技术和应用发展趋势等行业热点。
到2014年,中国化纤产量达到4390万吨,占到全球化纤的比重达到69.5%,可见中国化纤在世界化纤的地位。但是新常态下,我国化纤行业依靠拼规模、产量、成本的时代已经过去,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表示,在未来发展中,化纤企业之间的竞争将逐渐发展为资源、渠道、品牌、标准等软实力的竞争,企业必须更加紧密地结合市场发展态势,主动把握技术、品牌、生态等核心要素,有针对性地化解内在结构性矛盾,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提出了中国化纤在 “十三五”的四大重点工程:纤维新材料重点工程、绿色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和品牌培育工程。来自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行业高层领导、全球知名制造商及咨询机构的精彩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全球化纤发展的前沿信息。
精彩的分论坛
本次大会展开了七场相关的论坛, “纤维领域的先进技术”, “时尚—纤维概念分享”, “先进的维纶技术”, “价值再塑—功能性纤维与应用”, “绿色纤维与发展”, “化纤智造与产业服务”,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七大论坛交流了全球纤维行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最新纤维品种的技术发展、应用创新、市场拓展和价值挖掘,深入探讨纤维营销推广新概念、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与化纤行业的内在关联,并特约有关专家开展 “中国化纤行业对外投资专题论坛”,从投资环境、实践经验和政策支持等多角度对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情况进行分析和介绍。
中国的维纶工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聚乙烯醇 (PVA)及维纶 (PVA纤维)的产能、产量均已居世界第一位,产品的应用也由单一普通民用,转向高档服装服饰用纤维及造纸、建筑、水利工程等产业用领域应用,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的研发、新技术研究和新设备的研制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和突破,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和进步。论坛 “先进的维纶技术”旨在以维纶绿色环保产品替代石棉为切入点,推动产品在产业用、特别是建材领域的应用,站在行业的高度从技术、产品及应用等方面与下游交流。同时,推动我国聚乙烯醇 (PVA)行业不断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
化纤产品作为工业中间品,处于产业链的前端,远离终端的消费者,消费者无法直观地感受到纤维本身,其性能往往要通过下游应用领域的再次加工和设计,以面料、成衣、床上用品甚至高尔夫球杆等完全不同的面貌呈现在最终消费者眼前,而此时,化纤本身的品牌价值往往已经被成品的品牌所掩盖——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确实关注产品的纤维成分构成,但在品牌层面则更关注成品而非纤维的品牌。分论坛 “时尚—纤维概念分享”探讨了这个问题。
纵观当前高档服装面料市场,功能性产品一枝独秀。事实上,高档面料多种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通过纤维的改性、复合来实现的。同时,差异化的纤维产品又能为下游面料和纺织品的开发提供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如何将纤维的功能性本质成功传递到下游制品?而成品面料和服装的功能性展现对上游纤维新品研发的思路又有怎样的启示?这些问题正是 “价值再塑—功能性纤维与应用”论坛探讨的。(中国工业报记者 侯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