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首台套补偿 以保险撬动重大装备创新
日前,财政部、工信部、保监会在京召开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重点领域推进会。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落实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促进重点领域装备制造商、用户与保险企业的沟通交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经建司副司长王小龙、保监会发改部处长高大宏出席会议,对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进行宣贯和讲话。会议由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李东主持。 首台套保险补偿示范作用突出 王小龙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今年3月财政部、工信部以及保监会三部门针对重大技术装备市场初期应用推广问题,联合启动了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核心是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保险功能,降低用户风险,加快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这是落实国家战略、创新支持政策,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三部门编制并免费发放了保险补偿机制政策宣传手册,分南、北两个片区召开了项目对接会,社会反映较好。近期结合前期工作情况,三部门又印发了试点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在已有政策框架下进一步明确了补贴资金申报、装备目录修订、保险公司承保要求等。 王小龙指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当前试点工作总体顺利,对于推动解决重大技术装备 “用户不敢用”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以财政补贴引导建立保险补偿机制,是财政支持方式的重大创新,也打破了传统的 “谁投保谁受益”的保险补偿模式,有效激发了保险功能,促进有关设备打开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签订保单80个,保费总额3亿元,承保金额超过110亿元,带动了一大批重大技术装备打开初期市场,示范作用突出。 重大装备应用亟待政策支持 重大技术装备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品,也是国家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综合体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了国产化,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地支撑并促进了能源、石化、冶金、交通运输和军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当中国正在努力转型成为创新型国家之际,作为国之重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的每一步突破对于整个国家而言都显得弥足珍贵。 当前,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前沿技术领域空白以及核心部件方面的差距,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仍存在较多的客观问题与挑战,其中首台 (套)应用难已成为制约瓶颈问题,主要原因是市场用户主体对 “创新性风险”的担心。 正是基于重大技术装备首台 (套)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消除用户顾虑,近年来国家开始酝酿并推行装备制造业相关保险,以保障相关损失可以获得更加充分和有效补偿。目的是希望能够减轻研制企业负担,为用户市场降低风险,同时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研制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加速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创新发展。 以政策撬动市场 政策实施以来,通过一些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用户反映的一些情况来看,目前一些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以及对保险本质的认识仍显不足。 会上,王小龙在谈到下一步工作时指出,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力求通过政策引导,撬动保险市场、打开装备市场、实现多方受益。财政部、工信部、保监会相关部门将会继续跟踪试点进展,加强对有关工作的指导监督,促进政策效用充分发挥。 一是加强试点工作组织。三部委已要求各地财政部门、工信主管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在规范申报材料审核工作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简化流程,为企业提供便利。同时要求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要求,不断优化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方案和服务质量。 二是尽快修订 《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三部委9月份印发通知文件后,很多企业对装备产品及其目录性能技术参数等提出了修订申请。目前,工信部正在加紧研究审核,并将在征求行业协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尽快修订发布新的目录。总的考虑是确保纳入目录的重大技术装备能够代表行业水平和产业方向,技术水平门槛不能降低,但在具体技术参数方面会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三是及时拨付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根据前期了解,投保企业希望能够尽快拿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加快资金周转。2015年是试点头一年,考虑企业投保量增长不会很快,相关部门计划在年底前拨付补贴资金。以后年度,将根据预算管理规定并结合企业投保规模,尽量提高补贴资金拨付进度。 四是促进保险功能充分发挥。参加试点的保险公司要做到承保理赔服务工作,切实保护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和用户合法权益。另外,保险行业协会在保监会指导下,正在研究建立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数据系统,保险公司也成立了有关行业协会专家组,三部委将积极配合并推动相关工作,为探索建立重大技术装备风险防控体系奠定基础。 本次会议还分别组织召开了重点企业座谈会以及船舶海工、轨道交通、航空项目对接会。会上来自行业组织、装备企业、用户企业、保险公司的专家和代表进行了充分交流和对接。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杨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