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力
历经三十一载炉火洗礼,刘自力从武钢炼铁厂一名普通炉前工,成长为武钢技能大师,被工友们自豪地称为 “金牌蓝领”。
干工作要有股子拼劲儿 “干工作要有股子拼劲儿!”这是刘自力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弹。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10年深冬的一个寒夜,处于特护的一高炉发生风口烧穿,通红的焦炭喷涌射出,大量的循环水流向风口,再不关上循环水阀门就要发生炉体爆炸的惨剧。正当大家不知所措时,刘自力拨开人群,冲了上去……40分钟后,他用尽力气关上了阀门,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2012年3月,炼铁厂7号高炉中修,工期紧,任务重。刘自力揽下了拆除冷却壁这块硬骨头,摸索出快速拆除高炉冷却壁的方法,速度比之前提高了10倍,仅用三天时间就拆除了32块冷却壁。
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工作中,刘自力始终坚信 “办法总比困难多”。
高炉堵口机是炉前重要设备,炮泥是堵口机的 “子弹”。控制炮泥的高温烧结和耐压强度十分困难,要兼顾开铁口的劳动强度和铁口扩孔的稳定性。被所有高炉技师认为是最难的课题。
“武钢七座高炉的炮泥都是量身订制的,不能通用。”面对令所有高炉技师咋舌的炮泥成分调制问题,刘自力为新老大小不一高炉调制了不同的秘方。
2014年,炉龄13年的老高炉1号高炉的炮泥使用量由2013年的1.15公斤/吨铁,降至0.61公斤/吨铁,达到国内领先;大型高炉8号高炉炮泥使用量仅0.35公斤/吨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武钢炼铁厂全厂炮泥使用量降至0.63公斤/吨铁。
铁口泥套的用料,最初使用的是焦粉做泥套,使用寿命只有三天。刘自力反复揣摩研制成功了自流浇注型泥套,使用寿命延长至30天。2013年年初,由他亲手研制的第三批样品泥料在5号高炉试用大获成功,各项性能指标优于同类产品,使用周期达到60天以上。目前武钢高炉使用的浇注料全部自产自足。
《高炉渣铁沟预制件结头优化》、《高炉IN-BA操作法》等 “刘自力创新工作室”公关项目的实施,切实降低了生铁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 “刘自力创新工作室”获得武汉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年创效益3200万元。
不能用老办法出铁 高炉铁口散喷,是造成大量烟尘外泄的重要诱因;同时还会出现渣铁的大量堆积,使炉前工的劳动强度增大,影响炉况顺行……刘自力认为再也不能用老办法出铁了。
在那些日子里,他和高炉技师天天围着铁口转,一起找原因、订措施,利用高炉休风的机会多次组织灌浆工作,通过改善炮泥配方和改善泥套制作,终于攻下了这个难关。此后,武钢高炉铁口散喷现象得到完全控制,经济效益、环保效益显著。
2012年,武钢制订高炉废弃耐火材料循环利用行业标准。刘自力代表炼铁厂会同武钢研究院、耐火厂进行行业标准的制订。他们将废弃的工业垃圾——拆除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回收后,筛分利用其中的刚玉成分,制成低档次的浇注料、耐火泥。目前,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在武钢高炉应用后,年节支降耗2297.83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保效益显著。
手 记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俗话可以用来说明刘自力的为人、为事。他的 “功夫”就是一心用在工作中,用在攻克难关中,用在企业需要的关键时刻能冲上去……有所为,而后大有作为。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何人民 通讯员 叶少雄 孙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