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举办的2015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展期间,卡特彼勒负责再制造业务的全球副总裁葛瑞德 (GregFoley)接受中国记者采访。
11月3日,在北京举办的2015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展期间,中国工业报记者就再制造的几个问题采访了卡特彼勒负责再制造业务的全球副总裁葛瑞德 (GregFoley)先生。
作为已经在中国市场运作达十年的卡特彼勒再制造业务,葛瑞德表明,目前在中国,再制造还是一个非常新的行业,正处于初期阶段。从卡特彼勒的相关业务来看,在全球一共有17家再制造工厂,有大概4000人的规模;而在中国,卡特彼勒再制造则有100余名员工。葛瑞德认为,目前卡特彼勒在中国还只是再制造一些小的零部件,未来发展的机遇是很多的,比如说大型发动机的再制造业务,卡特希望未来能够跟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开展更大的业务。
如同再制造的定义一样,再制造业务是把能用的旧件再利用起来,结合一些其他的新件,这样就使得再制造的成品和原有的新件可以达到同样的质量以及同样的耐用性和售后保障,但成本却仅相当于新件的一部分。葛瑞德认为,政策制定者通常都想要把二手设备阻隔在本土市场以外,以避免同本土的制造商产生竞争,但中国政府非常愿意支持卡特彼勒开展再制造业务。
“当他们了解了再制造到底是什么,尤其是再制造的产品质量如新,质保也是和新产品一样的标准,他们就会知道再制造和二手设备是非常不同的。”葛瑞德表示, “只是希望在政策层面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把再制造产品当作是新的部件,这样就帮我们在中国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实际上,尽管目前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再制造业务还有小小的不顺,但是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的相关政策还是相对宽松的。葛瑞德介绍,世界上有几个国家是不能做再制造业务的,比如在土耳其,再制造是不被允许的;还有巴西,该国的政策规定非常复杂,导致了再制造在巴西很难开展起来。他希望中国对再制造更加开放一些,比如说大型发动机旧件的进口,这样卡特彼勒就可以把大型发动机的再制造引入到中国来,甚至是把所有卡特能做的再制造产品都引入到中国来。
对于国内有些主机厂担心再制造业务会对新机业务形成冲击的问题,葛瑞德表示,并不觉得它们之间有直接的竞争关系,因为质量和耐用性是卡特产品的核心价值,这也是客户选购卡特产品的原因所在。此外,通过提供再制造的零部件也可以让客户使用卡特设备的整体成本降下来,这也是卡特彼勒的竞争力所在。
毋庸置疑,通过再制造,可以让客户的拥有和使用成本降下来,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降低到最小。葛瑞德认为,当一个新品到了使用周期末端的时候,再制造是客户一种很好的选择。 “他们可以把原来的旧件送到卡特彼勒再制造工厂,这样可以折合一部分成本,减少客户的购买成本。通过为客户提供再制造的零部件,我们为客户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关于再制造旧件来源的问题,葛瑞德介绍,同玉柴合作的经验表明,对每一个企业来说,再制造最好是由企业内部自行来做。这同再制造的业务模式有关系,因为再制造过程中需要一定比例的新的配件,如果不在公司内部来做的话,这种业务模式很难运行。通常情况下,再制造产品中有大约30%~40%的零配件还是需要使用新件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很有必要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入这些再制造过程中需要的新件,而不是以另外一家公司卖出的市场价购入。这就是为什么再制造公司通常要做自己的再制造,而不是从市场上去买新件来做再制造的原因。
在成熟的市场中,卡特彼勒在全球范围内售出的零部件有20%是再制造的零部件。发动机或其他零部件的质量越高,再制造的市场机会和价值就越高。葛瑞德表示,目前卡特主要还是在做自己的核心业务,就是为卡特彼勒做再制造。但同时也与一些其他厂商保持了非常好的业务关系,例如福特、纳威司达等。葛瑞德认为,卡特再制造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关注点,还是为现有的客户和新客户提供卡特设备最低的拥有和使用成本。
谈到再制造业务方面的瓶颈,葛瑞德表示,再制造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阻力主要是反向物流体系,就是如何把旧件返回到原制造商进行再制造。一个很容易被低估的挑战是如何管理旧件回收的逆向物流体系从而有效地回收旧件,并且保证这些旧件可以被有效地再利用。目前,卡特彼勒在全球有170多家代理,他们已经经过非常好的培训,知道如何把旧件从客户那里收回来返回到卡特彼勒。
对于当下的互联网热潮,卡特彼勒当然也不能视而不见。葛瑞德表示,卡特彼勒对使用互联网技术非常感兴趣,目前正在努力提高零部件通过网络销售在总体销售中的比例。关于逆向物流方面的互联网应用,葛瑞德说: “目前我们需要跟代理一起合作,代理从最终端把旧件收回来返回给我们。能否开发出有效的方式让他们直接把旧件返还给卡特彼勒,仍然拭目以待。既然客户可以把旧件退给当地的代理,代理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因此我不太确定卡特是否有必要直接处理这一问题。”
面对当下整体市场的不景气,葛瑞德指出,再制造零配件的销售跟整机市场虽然不是反向的关系,但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再制造产品的表现要比新机销售的情况要好很多。 “实际上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我们再制造产品的市场销售却增加了。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再制造还是有机会的。” (中国工业报记者 赵三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