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顺应了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信息化潮流,对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管理更精明,居民生活更便利,资源配置更合理,环境更宜居,城市发展更有活力。 (资料图片)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几千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日前,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国际研讨会暨2015智慧数据中心构建与运营论坛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许宝杰认为,建设开放的、多元的、世界级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创新型城市,需要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科学技术及战略产业。
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北京电子学会秘书长白建国指出,城市在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由于规模的扩张和需求的多元化,发展面临着信息技术、习惯认识、技术能力以及法律制度等方面的诸多挑战。据《UPS应用》总编辑兼执行主任何春华介绍,城市化和工业化在带给人类丰富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研究表明,目前一个城镇居民的消费大体相当于三个农民的消费,如果城市化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30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居民消费总额将增加1200亿元。如果我国城市化率在未来10年左右提高10~15个百分点,仅居民消费就可以拉动12万亿~18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城市化程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带来的年投资需求约增加6.5万亿元人民币。毫无疑问,城市化将成为拉动我国消费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城市的需求应运而生。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日趋成熟,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白建国认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变化,使智慧城市在技术和平台的选择上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各种新兴技术,将完全改变各种应用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成熟和应用深化,城市发展将从技术驱动转向需求驱动,将是全面的战略挑战。
大规模城市信息化升级拉开帷幕 北京电子学会计算机委员会主任李宁认为,建设智慧城市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已经有上百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方案,大规模的城市信息化升级拉开帷幕。
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同推进的阶段,遇到的问题更为复杂,承载的任务更为艰巨。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来看,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大中型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看起来如火如荼,实际上,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多数项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往往把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混为一谈,没有质的变化。甚至不少城市出现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乱贴智慧标签、投入产出率低下的问题,最终陷入 “有口号无内容、有规划无内涵、有项目无需求”的困境。
中国信息化协同创新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金祥认为,建设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必由之路,但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建设的现实问题。一是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和路径认识不足;二是智慧城市对产业的带动力不强;三是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滞后,影响智慧城市建设整体进展;四是智慧城市建设集成商的综合集成能力不足;五是智慧城市建设难以形成多方共赢的运作模式。
战略方针是 “用、通、深” 何春华表示,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让传统行业不断被信息技术解构重塑。而在各种先进技术的改造下,智慧政务、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应用将全面覆盖城市,并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全民共享、便捷的民生服务体系。
白建国认为,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发展工程和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对一个城市来说,建设智慧城市投资巨大、影响深远,因此既要立足国情,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也要着眼国内实际和未来。
因此,智慧发展首先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进而实现新的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和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一是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培育信息消费环境;二是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更加注重环保领域,引领市民开启新的生产生活模式;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更加注重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更为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四是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更能带动创新产品开发,打造新的产业链条。
王金祥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的战略方针是 “用、通、深”。其中,“用”是以实用性为目标,抓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 “通”是打通数据孤岛,加强三元世界的彼此连接; “深”是运用大数据,推进高水平决策和高水平应用。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