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呼唤新能源 只缘雾霾又重来
进入12月的第一天,刷爆朋友圈的不是预想中的 “12月你好”等小清新,而是一场铺天盖地的特大雾霾,其严重程度用 “爆表”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了。当天下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消息称,冬季供暖只是压垮空气质量的最后一棵稻草,主要原因还在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笔者不知道住建部是如何统计相关数据并作出以上判断的,按说住建部的业务范围并不包括汽车。或许只是为了解释供暖并不是雾霾的主要原因,便把汽车排放拉出来转移一下注意力。北京市环保局倒是曾经做过PM2.5的来源解析,其结果显示机动车排放形成的PM2.5约占北京市PM2.5来源的31%,是第一污染源,这一结果也曾引起不少争议。不过,不管其论证严谨与否,这也的确说明了两个客观事实:一是汽车尾气排放的确给空气质量造成很大影响;二是社会公众普遍是这么认为的。 话说回来,汽车尾气排放就是这场雾霾的罪魁祸首么?当然不是。汽车是能源消耗品,尾气排放最根本、最直接还是和能源有关,这涉及到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技术进步,往更大了说还涉及到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国家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同时,雾霾的形成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和地理环境、季节气候、大气环境等宏观气候因素有关。 但是,在保护环境方面,汽车也迫切需要有所行动。其实近几年来,汽车行业在这方面的行动和尝试是非常多的,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就是最好的表现。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除了各种补贴,还有放宽限购、放开限行、拓宽准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而全球各大汽车制造企业也纷纷在新能源方面投入重金,加紧研发和生产的力度,企业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也相继出台。 在汽车制造商不遗余力地研发,政府部门大张旗鼓地鼓励的前提下,市场和社会上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在不断提升。但许多人在新能源汽车完全成熟之前,并不愿意放弃传统汽车,而去做一个尝试和体验新能源汽车的人。在日前的广州车展上,免费开放的新能源汽车展区参观人数并不多。当然,这也不必过于苛责大众。从传统走向革新,历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新能源汽车本身还存在一些技术限制。汽车行业需要加快这场从传统到革新的步伐,尽快完善和成熟相关技术,争取早日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时代的汽车主流。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一定是吹散城市上空雾霾的狂风,但一定是洗刷汽车身上 “雾霾主因”的清风。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汽车行业可以底气十足地说一句 “对不起,这个黑锅我们不背了”! (王 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