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 安徽繁昌县工业经济驶入快车道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繁昌县政府获悉,繁昌县工业经济转型发展驶入快车道。近年来,繁昌县政府,着力倡导工业企业的科技含量,打造了安徽春谷3D打印产业园,不到两年的时间产业园就聚集中健三维、三绿科技、美客多维等全国三十多家高新企业,产学研一体,实现产值2亿多元,成功地引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繁昌工业起步早、经济基础较好,上世纪80、90年代乡镇企业蓬勃发展,2006年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工业县。繁昌县牢固树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快转型”的理念,着力改造提升新型建材、冶金机械、轻纺服装等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循环经济再制造、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位居全省前列。仅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9.4%。今年1~3月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07.9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增加值53.7亿元。 繁昌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矛盾,面临转型升级上的压力。如传统产业资源依赖程度依然较高,节能减排压力大;新兴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亟待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融资、用工、用地等因素仍一定程度地存在,制约小微型企业发展。 繁昌县政府抢抓时机积极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同时培育优势产业,引领转型发展;鼓励资产重组,加速转型发展;促进创新创业,驱动转型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倒逼转型发展。做好 “减法”调优存量,做好 “加法”扩大增量,促进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平稳发展。 加强技术改造,提升装备水平。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发挥技术新、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优势,促进传统产业扩大有效投入,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工艺、装备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向制造业中高端攀升。 有效推进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企业创新步伐。着力加强企业创新机构和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重点 (工程)实验室、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技术研发机构和工业设计机构提高企业研发的层次和水平,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聚发展。编制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方案。委托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编制完成繁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协同推进孙村镇与安徽工程大学共建产业协同创新和展示培训中心。推动3D打印产业健康发展,配合县科技局举办全省3D打印与机械铸造产业产需研讨会。推荐安徽恒利参加全省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产需对接会,推荐11家企业产品进入芜湖市地产品采购目录。 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深入实施水泥工业转型升级,释放传统产业内在动能。在2015年关闭9家水泥企业、拆除落后水泥窑15台、粉磨设备17台,淘汰熟料产能237万吨粉磨产能580万吨的基础上,2016年继续开展红花山水泥粉磨生产线淘汰关闭,设备已完成拆除并通过验收。同时,继续把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组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积极进展。2016年共有13个兼并重组项目签约,总投资规模12.5亿元,盘活土地1060.2亩、厂房15.8万平方米,预计新增产值33.2亿元,上交税收1.6亿元。 促进两化融合,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紧密结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引导各行业企业使用ERP系统、协同设计系统、制造执行系统 (MES)、生产监控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等一系列能实现企业精益生产、节能降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信息技术,实现重点产品、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获批省 “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1家。强化对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9户企业获市级节能项目专项资金支持,繁昌县经济开发区聚集了溜溜果园、同福碗粥等一批现代化高新企业,从而实现繁昌县工业经济转型发展驶入快车道。 (中国工业报实习记者 喻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