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布
为推动我国食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科技部近日发布了 《“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以下简称 《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我国食品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高,食品生物工程、食品绿色制造、食品安全保障等领域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科技对食品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60%。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万亿元,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工业食品的消费比重全面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家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推动食品产业从注重数量增长向提质增效全面转变。 据悉, 《专项规划》是国家 “十三五”22个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任务之一,建立了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资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科院、粮食局和供销合作总社等11个部门组成的联合编制工作机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战略咨询组和起草小组。 《专项规划》针对我国食品科技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需求,全面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实施。 在发展食品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一是要加快食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二是要推进食品绿色制造,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三是要增强食品科技创新,培育食品新业态和新兴产业;四是要强化食品品牌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推进食品产业科技发展方面,围绕食品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新需求,按应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与装备创制、典型应用示范系统化、全链条布局,一体化实施的总体思路,凝练和聚焦了具有紧迫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需求,充分考虑了与 “十二五”的有效延续和持续支持,体现了具有前沿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着重体现了均衡营养、方便特色、高效智能、绿色低碳和创新设计五大具体目标,重点在加工制造、机械装备、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营养健康和颠覆性技术等主要领域,凝练具体项目和任务。 在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方面,明确提出了一是要深化基础研究,强化源头治理;二是要加强风险评估,完善技术标准;三是要创新检测手段,推动智能监管;四是要突出过程控制,支撑产业发展;五是要强化科技示范,推进社会共治。 在提高国际合作交流水平方面,紧密结合国家 “一带一路”和 “食品安全”战略,推进 “健康中国”建设,增强 “走出去”能力,提高 “引进来”水平,建设食品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共同体,拓展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技术合作途径,支持我国食品企业在国外设立联合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发展基地和国际食品产业创业基地。 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方面,积极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构建产品开发与中试孵化、技术转移转化、技术发布与交易平台,推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加速食品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充分发挥科研单位的服务优势,深入挖掘科研创新潜力,推动成果的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