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内蒙古推动国企做强做优
■ 中国工业报实习记者 胡孝东 记者最近从内蒙古国资委了解到,今年以来,内蒙古国资委紧紧抓住全面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这个关键,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 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 内蒙古国资委把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作为国企国资改革的突破口,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针对国资监管存在的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抓好放管服改革,按照管资本为主的要求强化主责,按照 “三个归位于”(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延伸到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企业,将配合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要求大幅压减审批事项。权力清单由50项压减至18项,相应确定了18项责任清单。正在研究制定国资委内设机构调整方案,以更好地适应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新要求。制定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为加强和规范企业投资监督提供了制度保障。 针对外派监事会工作力量薄弱、监督不到位的问题,研究制定 《关于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的意见 (讨论稿)》,加强监事会当期监督和事中监督,强化问题核查、分类处置、整改督办,推动形成前台发现问题、后台核查整改的监督工作完整闭环。建立监督协调会商机制,充分发挥出资人监督、外派监事会监督、纪检监察、巡视、审计和企业内部巡察的监督合力作用。自治区党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批准增设2个外派监事会、2名监事会主席,增加6名专职监事职数。 针对国有资本流动难、运营效率低的问题,加快完善授权经营体制,改组设立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将部分优质国有股权划入国资运营公司,做大企业规模,充分发挥其国资运营平台作用;在包钢、蒙能集团开展试点,研究制定试点方案,将包钢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将蒙能集团改组为综合性能源投资集团。 针对各项改革落实落地难的问题,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严格落实责任,国企国资改革事项全部实行台账管理,今年确定的16项重点改革任务,均有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逐项分解到分管领导、主管处室和相关企业,确保每一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抓好试点示范,组织开展规范董事会建设、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9项改革试点,以点带面推动重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加强督查督办,对推进包钢脱困发展、中央企业合作恳谈会签约项目落地、布局结构调整、脱钩改革等重点任务,分别开展了专项督查,努力消除中梗阻,打通 “最后一公里”。 深化国企改革 在深化国企改革方面,内蒙古国资委全面深化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大力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实力。 针对国有经济布局分散、优势不突出等结构性问题,围绕自治区 “六大基地”、“七网同建七业同兴”重大战略部署,组织编制了国有经济 “十三五”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方案,研究起草了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基金设立方案,并就组建自治区旅游集团、大数据公司、新能源集团、对外投资贸易集团进行了深入调研,已进入方案制定阶段。 针对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全面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落实董事会职权,80%以上区直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革,60%以上的区直企业已在集团公司层面建立了董事会。目前这项工作仍在继续深化。 针对企业股权结构单一、活力不强的问题,制定 《关于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推动国有企业上市, 47.8%的出资监管企业二级企业发展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能建集团最近在香港成功上市。华宸信托公司增资扩股方案已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针对企业社会负担重的问题,加快推进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制定政策措施,组织区属企业开展摸底排查和成本测算,组织指导盟市做好中央企业、区属企业办社会职能接收工作,森工集团 “两供一业”、机场公安已完成剥离工作,部分中央企业、区属企业与属地政府签订了接收协议。 此外,今年6月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实施的 《自治区直属部门单位所属企业脱钩改革和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推进方案》,标志着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首批26家部门办企业将纳入国资委集中统一监管,涉及资产总额3133亿元,占部门单位所属企业资产总额的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