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 智能制造推动非织造布行业升级
■ 李陵申 中国非织造布产业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创新体系,培育了成熟的应用市场,产品的比较优势、技术优势、应用优势明显,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部分领域产能结构性过剩,部分应用市场的需求增速已经转入平稳增长阶段,国家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对责任制造和绿色产品的要求日趋严格,国际上面临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双向竞争都给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压力。今年上半年,非织造布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产量增长11.4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84%,但利润总额下降5.91%;出口方面,尽管对美出口额降低,但总的出口额依然保持了4.04%的增长,数量同比增长6.88%。行业发展虽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但是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培育新竞争优势也是行业今后的迫切任务。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十三五”期间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非织造布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生产制造环节,行业要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装备和软件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能力,培育新的商业模式,使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效协同,构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微笑曲线”片面误导了一部分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向所谓的价值链高端延伸而忽视了制造端的持续改进,而 “武藏曲线”印证了 “制造和组装”高利润率的企业非常多。对于今后的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生产性企业的智能制造重点在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近年来国产非织造布装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外先进装备相比,在自动化程度、数字集成和控制、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线全流程的自动化、在线质量监控和生产工艺参数的自适应、自调整,从而降低用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让智能制造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 二是企业的智能制造实践要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与应用。工业互联网是企业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将设备、数据和人进行有效联接,共享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各种要素资源,使其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5G技术的发展为工业互联网建设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案。我们要吸收利用现有的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具有行业特点的工业应用程序。 三是要重视行业大数据的应用。智能制造的基础是精益生产和工业工程,由此顺应下游流通端和消费端的倒逼和协同升级。智能制造是数据驱动的生产方式,数据是实现智能的关键。行业企业要与研究机构、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构造非织造布领域的生产过程大数据模型和分析框架,建立数据驱动的生产优化和科学决策机制,从而实现真正的机器智能。 四是企业的智能制造系统要主动嵌入到供应商和客户的相应系统中,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打通电商大数据、ERP、MES系统,实现纵向一体化,使整个产业链价值最大化,培育新的商业模式。智能制造是一项长期的、跨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凝聚多方智慧,整合不同行业的资源,分阶段有序推进。 (本文作者系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