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政协“50条建言”助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金国军 11月18~19日,江西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在江西南昌召开。本次会议主要议题是:传达学习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 “江西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协商。江西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姚增科出席并讲话,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吴晓军到会听取发言并讲话。 姚增科指出,要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讲形式不搞形式主义,讲效率不搞急于求成的 “急就章”,讲作为不越位,讲政治不虚化泛化政治,用实际行动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为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作出江西贡献。 姚增科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 “母机”。推动江西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对标对表中央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 “做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江西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需要。 会上,6名住赣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作了大会发言。会议还特别邀请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作《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专题报告。 对标找差距 经过专题协商,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助推江西省航空和农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方面问题及50条对策建议》报告。 报告认为,江西装备制造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国产大飞机项目受制于人。在C919机体结构中,洪都所负责的前机身、中后机身达到机体份额的25%,但其只占大飞机总造价的10%左右,昌飞也只参与了 “前缘缝翼”和 “后缘襟翼”两大部段的研制工作,一些技术难度较大、附加值较高的结构部件都在省外生产。 第二,通航全产业链拉动能力不强。主要是围绕通航研发、制造、服务、维修等产业链,政府高端补链、终端延链不够,航空与公务出行、应急救援、紧急医疗服务、景区观光、应急物品快速送达等结合不紧密,通用机场、通航制造、空中游览、通航产业园区等建设相对滞后。 第三,无人机产业缺少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航空装备制造军民融合进展缓慢,航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航空产业高端人才严重匮乏,扶持农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滞后,传统农机装备行业集中度低、产能落后,多数专精特新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不强不优不大,现代农机推广鉴定体系难以形成有效支撑。 聚力强落实 针对问题,报告提出了破解对策。 首先, “盯紧”中国商飞,主动不定期与国家相关部委、央企等加强会商沟通,构建高位推动机制,争取更多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南昌航空城。 其次,整合现有通航资源,擦亮“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金字招牌,打造产业和政策配套 “升级版”。 第三,发挥开放型经济 “磁石效应”和 “裂变效应”,围绕无人机产业链开展专项招商活动,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产业聚集。 第四,推动 “航空技术产业化、军工技术民用化”,支持南昌和景德镇创建国家 (昌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促进更多的国家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布局江西。 第五,争抢创新第一口 “活水”,推动产学研用协调发展,使创新真正成为推动航空装备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灵魂和第一动力;加快建立人才资源互认、共享和补偿机制, “引培”并举, “刚柔”并重,为江西省航空装备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第六,把握农机市场 “空窗期”机遇,找准点位,高起点进行区域布局和政策规划引领;实施农业机械培育工程,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打造一批江西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业产业园;以开展5G建设为契机,加快抢占未来智能农业装备制造高点;以提升省级农机鉴定能力建设为抓手,加速拓展国内外农机装备市场。 会上,吴晓军充分肯定了江西省政协围绕 “江西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给出的中肯意见。他认为建言献策充分体现了江西省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参政议政、助推发展的责任担当。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指导性、操作性强,省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全面梳理、共同研究,努力把建言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