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开发旅游景点超百个福建四部门合力加快工业文化建设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陈良财 到2022年,福建省预计开发工业旅游景点总数达到100个以上,培育20个左右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打造10条左右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初步建成“模式多样、内涵丰富、组织优化、标准规范”的工业旅游产业体系框架。 为加快福建省工业文化发展,福建省工信厅、文旅厅、教育厅、自然资源厅立足全省特色工业基础,以工业旅游为杠杆,联合制订并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工业旅游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提出了上述目标。该 《意见》涵盖了工业旅游、工业遗产、工业设计等多项工业文化产业,旨在进一步推进福建工业企业运用 “工业+”的新模式,发展工业旅游新业态,充分发挥工业旅游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工业文化创造力成工业发展主体资源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相继制订出台了发展工业文化的相关政策文件,提出了传承和培育中国特色工业精神,树立工业发展新理念,提高全民工业文化素养,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总体目标。同时,提出培育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大国工匠和优秀工业设计企业等;使工业产品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工业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让中国制造的品质内涵和美誉度显著提升的阶段性目标。在福建省工信厅的支持下,福建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工业文化协会。 工业旅游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传播工匠精神,培育工业文化。同时,有利于复兴老工业基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使工业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绿色发展。 福建省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文化底蕴深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福建沐改革春风之先,享国家特殊政策支持,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工业发展的内涵和路线也有别于其它省份,形成了丰富的、具有特质的工业旅游资源。目前,福建省工业文化的创造力正在突破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瓶颈,成为工业发展的主体资源。一些地方通过嫁接特色文化发展工业旅游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推动观光工厂标准化建设、培育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到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城市,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进工业文化建设。对于如何加快推进福建省工业旅游发展, 《意见》指出,要结合福建省产业实际,重点发展工业遗产、文化创意、观光工厂、工业博物馆、研学科普等工业旅游模式,支持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挖掘、提升自身资源,打造福建工业旅游结构体系;强化统筹推进,建立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库,对工业遗存、基础设施等资源进行调查建档;推进工业旅游建设和服务质量标准示范工作,提升工业旅游标准化水平;依托福建省工业文化协会等行业组织及工业旅游企业、学校、媒体等,成立福建省工业旅游联盟,提供行业服务等。 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大力弘扬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在全民树立关注工业、重视工业、营造工业的文化氛围,增强工业自信、文化自信,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内在要求,是提升中国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有力支撑。 作为推动福建省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意见》指出要把工业旅游发展与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相结合,统筹使用工业、旅游等领域的财政资金,支持工业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对列入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给予不超过50万元一次性奖励;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对认定为国家工业遗产的,给予不超过80万元一次性奖励;培育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对列入福建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对线路核心组织运营方或旅行社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等。 在工业旅游品牌营销以及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上, 《意见》也发布了具体明确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推动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当地工业旅游发展;支持工业旅游企业或项目业主单位积极申请中央财政旅游发展等专项资金;给予用地支持,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发展工业,促进工业旅游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支持高等院校开设工业旅游课程,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人才培训培养等。 四部门表示, 《意见》将作为政策保障,为具体任务目标的实现提供大力支持,在福建省相关单位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让工业旅游在八闽大地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