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张弘 中国工业报记者 由庆祝
在三峡工程建设之前,国内没有70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我国大型水电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近30年。从三峡左岸机组的技术引进,到右岸机组的自主创新,再到地下电站机组的全部国产化,哈电电机主导其中,为这一伟大的世纪工程提供了发电装备国之重器。
被誉为共和国发电装备制造业长子的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51年,70年风雨兼程,始终以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理想信念,坚守着服务国家战略、振兴民族工业的初心使命,创新图强,丰满羽翼。尤其是通过参与三峡工程建设,哈电电机不仅取得了技术上的跨越式进步、客户的高度认可、国际上更高的话语权,更是获得了企业综合实力的全方位提升。
1月10日,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 “哈电电机”)作为主要参与单位一并获此殊荣。
当天,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哈电电机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参加了这一重要的国家创新年度表彰盛会,在收到这一沉甸甸的荣誉时表示,成绩来之不易,使命任重道远,一代代哈电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从制造新中国第一台水电机组开始,持续推动我国电力装备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转变,谱写了异彩纷呈的动力传奇。哈电电机将以此为新的契机,以创新之匙,解发展之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出更加炫美的发电装备制造业新篇章。
回首过往:三峡左岸,哈电电机同国外知名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共同承制、合作生产了8台水轮发电机组;三峡右岸电站、地下电站,又分别自主研制4台、2台70万千瓦水电机组。从左岸机组合同签订,到地下电站最后一台机组移交,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打破大容量机组空气冷却禁区,哈电电机历时14年、5020天的殚精竭虑、夙兴夜寐,终于开启了巨型水电机组自主研发的新时代,圆了几代人为之奋斗的 “三峡梦”。
也正是凭着三峡右岸 “全空冷技术”的独门绝技,以及先进的科研、设计、制造、服务能力,哈电电机随后承揽了国内50多台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合同,相当于再造了两个 “新三峡”。如今,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制造中,哈电电机再次登顶世界水电 “珠穆朗玛峰”!
追逐梦想:难以忘却的 “蜕变”之旅
核心阅读:三峡历史性地选择了哈电电机,哈电电机没有辜负三峡的选择。短短几年时间,国产水电设备实现一次漂亮的 “撑杆跳”,哈电电机以其 “独门绝技”完成了从 “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的跨越,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这一切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半个世纪的探索和追逐。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更立西山石壁,高峡出平湖”,成为了包括哈电人在内的国人,对三峡工程的美好向往。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始终是哈电电机的战略核心,自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论证三峡工程之始便参与其中;1970年代,哈电电机开始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攻关三峡机组课题;1990年代又每年拿出百万元资金用于科技进步;其间完成的多个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课题,更是为承揽三峡工程作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储备。
而今回望来时之路,依然感慨其艰难坎坷。三峡机组是当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转轮直径最大的机组,其设计和制造难度在行业上具有很大挑战。哈电电机作为分包商参与了三峡左岸机组的制造,在研制中,找准靶点,潜心攻关,直至参与制造的三峡左岸最后2台机组组装之时,国产化率已远远超出了当年确定的25%~31%的比例;在10年后三峡右岸机组招标中,哈电电机已经可以和国际知名公司同台竞技并一举胜出。
哈电电机创新设计理念和方法,在三峡右岸新转轮的研究中,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混流式L型叶片转轮”,完全消除了运行范围内存在振动带的问题,使哈电电机生产的机组成为三峡工程中稳定性最好的机组。当年,工作人员饶有兴致地拿出一枚硬币立于盖板之上,机组满负荷运行时,硬币居然纹丝不动。
用空冷技术代替水冷技术是三峡右岸机组另一个重大技术突破。与水冷技术相比,空冷技术具有经济性好、维护方便而且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但当时,在60万千瓦以上的巨型水电机组中采用空冷技术却是一个世界禁区。
哈电电机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打破过去空冷按 “每极容量”设计的技术界限,对全空冷电机的电磁计算、结构、通风冷却系统及绝缘系统等进行整体协调设计和优化,创新地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通风设计及计算方法,成功独立设计、制造出了70万千瓦全空冷巨型水轮发电机。
成就梦想:倾力打造精品中的 “精品”
核心阅读:哈电电机为三峡右岸研制的4台机组全部投运时,获得了三峡集团 “一台比一台好”的高度评价,右岸23号机组获得精品中的 “精品”之美誉。而后哈电电机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全空冷、大容量水电机组研制中取得节节胜利。
哈电电机承制的三峡右岸首台26号全空冷机组运行之初,四方的赞誉纷纷涌来,但哈电人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制造 “精品”才能赢得未来。为了实现承诺,打造精品机组,哈电电机积极采取措施,优化设计,加强工艺准备,细化生产过程,严格质量控制。从25号机组开始,哈电产品的一次检查合格率和优等品率不断提高,24号机组被专家誉为 “精品机组”,23号机组成为精品中的 “精品”!
哈电电机的知名度在国际舞台上扶摇直上,2008年,在溪洛渡、向家坝项目的国际招标中,哈电电机获得了两个项目共计10台水电机组合同,创造了中国水电史上签约额最大、单机容量最大、设计制造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等多项纪录。这不能不说是三峡 “精品机组”带来的巨大效益。
与三峡机组相比较,溪洛渡发电机空冷技术得到进一步优化,单机容量从70万千瓦升级为77万千瓦,最优效率从94.63%上升到94.93%,稳定性也由三峡机组满负荷的70%~100%上稳定运行,提高到满负荷的60%~100%上稳定运行。
向家坝机组的额定单机容量达81.2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已投运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总重量达到7000吨,上下高度近50米,相当于一座10多层大楼的高度,如此巨大的设备不停运转,而机组的震动、摆度值均小于1毫米,与溪洛渡机组相比,向家坝机组的最优效率达94.95%。
专家组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哈电电机生产的溪洛渡、向家坝10台机组的主要指标比最初确定的 “精品机组”要求还要好,机组的稳定性超乎最初的想象。标志着我国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制造技术已经走向成熟。
中国水电装备的创造能力让世界刮目相看,哈电电机成为国内70万千瓦级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市场的最大赢家。三峡工程全部的发电机组只有32台,而哈电电机短时间内承揽了50多台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合同,相当于再造了两个 “新三峡”。
超越梦想:纵横驰骋世界水电 “无人区”
核心阅读: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奔跑在 “后三峡时代”的技术前沿,哈电电机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并始终坚持不断打造企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长期以来,百万千瓦级水电装备被世界电力装备行业视为无人能及的禁区,哈电电机却偏向 “巅峰”执着求索,在三峡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更强,开启了世界水电百万千瓦级机组的新纪元。
2019年5月29日,哈电电机研制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100万千瓦水电机组首台长短叶片转轮制造成功,并以 “性能最优、结构最优、安全可靠性高”的成绩通过三峡集团的精品验收。这是哈电电机继成功产出世界首台单机容量最大水电机组精品座环、精品导水机构后,再一次以 “精品”制造成果,向世界水电 “无人区”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哈电电机副总工程师、大电机研究所副所长覃大清将水电机组研发形象地比作 “奥林匹克运动会”。他说,白鹤滩机组是我们参与的第三次 “水电奥运”,第一次是三峡,第二次是溪洛渡、向家坝,奥赛场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将自己的产品尽最大可能做到最好。
多年来,通过一系列国家重点项目的战略推进,哈电电机产品设计、工艺、生产、质量、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为国家经济、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哈电电机积极响应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先进制造装备 “走出去”,取得了对外工程承包的资格证书,产品覆盖范围从37个增加到51个国家或地区,打造了一张张傲视全球的 “哈电名片”。其中,携手三峡集团制造的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机组,为“中国标准”在世界水电范围实践和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被马来西亚政府比作国家水电示范项目、砂捞越州的 “三峡工程”。
成绩来之不易,使命任重道远。从引进技术到创新超越,从传统产业创新到多元化发展进步,哈电电机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不断谋求提升支撑转型升级的创新效能,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以三峡机组运行数据为伊始,自主研制的智能诊断服务系统,真正实现了在机组全寿命周期内,专家诊断式的高级智能运维,在国内电站远程智能诊断系统市场上劈波斩浪、独占鳌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三峡工程时强调,“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哈电电机必将继续紧扣新时代主题,固本强基,敦行致远,谋求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发电设备制造业的腾飞擘画更加美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