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证券 余俊
日前,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颁发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同意三家企业在全国范围共同使用3300MHz~3400MHz频段用于5G室内信号覆盖。5G室内频率使用许可的发放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5G系统部署和商用进程,三家运营商共建共享则有助于降低建设成本、更快完善5G商用布局。
5G室内场景超80% 室分重要性凸显
相对于4G主流频段,5G主力频段更高,主要分布在2.6GHz、3.5GHz和4.9GHz,导致其波长更短,传播途径中信号衰减更快,覆盖面积更小。同时,由于波长短导致穿透能力弱,宏基站信号对室内深度覆盖难度加大。室内微型基站能对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形成 “补盲补热”的效果,未来几年室内微型基站建设将是5G网络建设的重点。
5G时代,室内是主要应用场景,业务占比预计达80%以上,室分重要性更加凸显,规模有望显著增加。超高清视频、AR/VR、智能家居、远程医疗、工业自动化、云游戏等应用大多发生在室内场景,对室内网络的带宽和时延提出了更高要求,室内5G高速网络覆盖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传统 “由外而内”的移动网络建设方式将逐渐转变为 “室外室内”并行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多种方案将共存,数字化室分系统优势有望凸显。传统2G/3G移动通信网络工作在低频段,主要通过室外低频信号打室内。5G网络部署在C-band甚至毫米波频段,室外信号打室内进行深度覆盖变得非常困难,不能满足网络在业务、容量和覆盖方面的要求。Wi-Fi仍会在私有、静态小范围室内场景被大量使用,在诸如家庭、居民区广泛部署。
小基站迎历史机遇 更快完善5G商用布局
2G/3G时代运营商手握优质低频资源,具备室外覆盖室内能力。传统DAS系统在3G/4G时代性价比优势明显,三家运营商现网无源室分90万套,投资规模较大,发力小基站意愿不强。在5G演进阶段,当前传统的室内覆盖DAS系统出现瓶颈,室内数字化方案在体验提升和快速扩容方面的优势已经得到充分证明,三大运营商将加大在小基站的建设力度。
近年来,室内数字化产品的全球销售量逐年增加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其性能和价值已得到大多数运营商的认可。目前,各主流设备厂商和传统DAS厂商也在集体转型,大力发展室内数字化方案,数字化正逐步成为运营商的室内建网标准。
室内 “共享共建”模式可降本增效,支撑5G高质量发展。在降本方面,室内5G网络更趋向于有源化/数字化解决方案,建设成本高,共享共建能有效降低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同时也能协同推动新型数字化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在增效方面,共享下的高带宽能更充分地发挥数字化分布系统的调控作用,实现频谱资源的合理动态分布,提升室内5G网络的体验效果。
三家运营商在共享共建中发挥各自产业链优势,将加速5G室内建设,更快完善5G商用布局。比如,中国广电室内存量基站较少,通过5G室内共建共享,能够依靠电信、联通在室内小基站成熟的产业链来快速布局。同时,凭借广电在有线接入网络资源上的优势,也能进一步降低建设成本,加速室内5G网络建设。
企业级室内分布小基站市场规模近90亿
小基站是一种从形态、功率、覆盖范围等方面,都相比传统宏基站小得多 (一般质量在2~10kg之类)的基站设备。相对于宏基站,小基站具有回传灵活、尺寸小、成本低等优势。
按照设备形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一体化基站和分布式基站。通常情况下,一体化基站包括三部分:基带处理单元 (BBU)+射频处理单元 (RRU)+天馈系统,而分布式基站通常指小型RRU,需要连接BBU才能使用。
室内分布系统分为企业级和家庭级,我们认为5G企业级室内分布小基站需求较为明确,总规模有望接近90亿元。考虑我国非住宅建筑面积 (约90亿平方米),企业级小基站覆盖范围约为1256平方米 (覆盖半径20m),企业级小基站市场需求约为716万个,假设单价1200元,则市场规模达到86亿元。
应对室内流量需求庞大的场景,用传统 DAS方案扩容难度大,所以成本会比数字化室分系统高很多。同时,传统方案故障定位很难,而室内数字化覆盖方案较为容易。因此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室内数字化覆盖方案有望获得更高投资回报,且未来伴随产品大规模量产仍有进一步降价空间。多种室分方案共存,短期传统小基站厂商仍将占据主导,未来主设备厂商有望占据一定份额——当前主流通信厂家已纷纷研究并推出了新型数字化室分系统,以华为LampSite、中兴Qcel、爱立信 Ra-diodot、诺基亚FlexiZone为典型代表。
整体来看,目前国内提供小基站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包括传统小基站厂商、主设备商、ODM厂商等。传统小基站厂商 (如京信、三维等)在小基站领域深耕多年,具有前期技术积累、客户资源、品牌等优势。但4G时期主设备商 (如中兴、华为等)也开始发力,凭借多产品组合补贴抢占小基站市场。两者各有优势,未来均将占有一定份额。ODM厂商 (如富士康等)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能力,尚未形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