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 左宗鑫
全球疫情的暴发和蔓延,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叠加对大国关系、全球产业链和经济走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引领和推动了新一轮产业格局的重构。特别是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的提速为人工智能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日前,以 “人工智能:科技与经济融合新引擎”为主题的前沿科技论坛 (第二期)于线上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认为,我们应该重视软基建的建设,即要大力共建共享人工智能训练平台、基础数据平台和软硬件工具链。此次,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实际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一对 ‘双胞胎’。人工智能主要是指数据智能或计算智能,数据是智能化的基础。”李国杰指出,关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其好坏取决于训练。我们要加速国内芯片研发,在其不落后的条件下搭载高质量人工智能训练平台,推动人工智能训练的共享,形成公共服务体系。而对于软硬件工具链的建设,李国杰表示, “过去讲基建就是钢筋水泥,现在发展的数字经济改变了基建传统的思维方式,要更重视软基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各种工具库、算法库、软件库,打造一个完整的工具链,大大降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门槛。”
“我们要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积极探索技术落地,促进共享。其中, ‘共享’对于促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修全表示,关于 “共享”,可从两方面理解。第一,不同创新团体之间进行共享。在领军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进行算力、数据、开源框架的创新基础设施共享,降低门槛,带动更多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二,区域之间共享。对于很多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在发展人工智能过程中也需要享受和跟进相关产业红利,加强建设,推动不同群体之间的技术参与。
人工智能除了是新基建的主要支撑,还是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 “传统行业依靠人工智能发展基石和行业数据资源,可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和创新,助力传统行业实现跨越式升级,推动人类经济形态向智能经济形态转变,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国际IEEE院士 (Fel-low)和IEEE终身院士蔡自兴表示,人工智能产业化的领域很多,各行各业都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促进升级,实现智能化。例如,智能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一方面,智能机器人要应用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机器人与机器人系统智能化;另一方面,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最为理想的试验床。智能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在非结构环境下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多种高技术集成的智能化装置,在清洁卫生、医疗服务、护理、康复家用、消防、监测和勘探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很多地方用到了智能服务机器人,降低了人们交叉感染的风险,缩短抗疫进程。此次新基建的提出,为服务机器人带来新的机遇,必将加速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蔡自兴认为。
对于下一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彭思龙表示,未来几年,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是中国智能制造重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如何让中低端的传统产业以最低的代价实现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此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视拓联合创始人山世光认为,人工智能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相关人才有很大的缺口,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未来,我国需要加大AI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为新基建输送专业人才,加快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要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高度融合,为建设人工智能科技强国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蔡自兴表示,我们要紧抓此次新基建机遇,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夯实基础,增强实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智能强国,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巡检机器人。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