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观察 制造业应修炼品牌内功
■ 孙德宝 受疫情影响,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通过举办线上展览、产品展示、品牌价值发布、体验交流等形式,传递着品牌建设的最新成果,诠释了品牌培育在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制造强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品牌是国家的名片,体现了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千百年来,精美的丝绸、精制的瓷器等优质产品逐步走向世界,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政策助力品牌培育 目前,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但是,在国际上叫得响、价值高、影响巨大的中国品牌不多,制造业知名品牌更少。 为了助力中国企业走得更远更好,2017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提出持续提高产品、工程、服务的质量水平、质量层次和品牌影响力,推动我国产业价值链从低端向中高端延伸,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给体系。 《指导意见》还明确了我国追赶、超越世界一流品牌的具体任务和努力方向。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多年出台关于做好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极大促进了我国工业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品牌创新进程。 近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机械、纺织、钢铁、电子信息等九大行业,在2011年发布的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评价指南》的基础上,又制定了系列行业标准,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实施品牌培育。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牵头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组织经过研讨、修改、补充,于2018年由工信部发布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电子信息行业》标准,2019年1月1日实施。 三方面加快推进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品牌培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品牌培育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任务,不能一蹴而就。个别企业对工信部前些年组织申报的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势在必得,获得称号之后便束之高阁,无益于品牌培育。 企业要将研发和销售作为生存和发展的重点,但是具有品牌发展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并不会将品牌培育视作短期行为或 “累赘”。品牌培育虽然投入周期长见效慢,但是对于企业长足发展大有益处。以疫情期间大量需求的口罩为例,很多采购商提出,只要上海和山东日照两家企业生产的口罩,其他企业生产的不予考虑。究其原因是这两家企业一贯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培育,品牌的不断积累使企业在疫情期间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新高。 二是品牌培育不仅是大企业的 “专利”,也是中小企业的 “必修课”。想要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知名品牌,仅仅依靠 “金字塔尖”是不行的,需要一大批筑牢 “金字塔身”的中小企业。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3000万家,占据绝对数量。如果中小企业目光短浅,无法正确认识品牌培育给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迟早会被历史车轮淘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连续多年进行的品牌培育活动,参与者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协会组织的三次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知识竞赛,参赛企业和参赛人数都屡创新高。在2019中国电子质量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回收的80多份调查问卷中,100%的人认为,品牌建设工作对企业十分重要或比较重要,30%的企业建立了品牌相关部门或导入品牌战略,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对品牌培育持积极参与的态度。 三是品牌培育既是 “一把手工程”,也是全员参与的盛大 “节日”。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标准制定,遵循的基本管理原则是领导作用和全员积极参与,二者缺一不可。企业领导者应具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品牌培育纳入企业重要工作内容中,并授权建立品牌建设部门,动员所有员工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在协会开展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标准宣贯及知识竞赛活动中,很多企业如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TCL电子的高层领导非常重视,发文要求员工积极参与,河南、天津、广东一些企业参与人数在数十人到数百人。答卷过程是学习标准的一个良好途径,有助于激发企业员工对标准的学习热情。 2019年,协会联合山东、河北、北京共八家社团组织知识竞赛,扩大了社会和行业影响力,企事业单位普通员工热情参与程度空前,十分接 “地气儿”。 疫情期间,协会联合南京大数据产业协会、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福建分公司、烬淑企业管理中心等单位,组织了八场线上质量品牌讲座、培训,吸引了一万多听众参与,推动了质量品牌培育工作。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多项技术名列世界前茅,只要企业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坚定不移贯彻质量为先、品牌强国战略,一定能涌现更多的世界品牌,实现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本文作者系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