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建言 国际分工新模式下中国制造业出口要从两方面突破
■ 唐 乐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分工模式已由传统的产业间分工过渡到产业内分工甚至细化到产品内分工。国际分工体系中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优势不再完全体现在最终产品的生产上,而是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在国际生产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上。2019年,尽管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已接近六成。但从国际生产价值链来看,仍主要处于一般零部件制造和加工组装环节,出口贸易价值的获利能力有限。而设计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等高附加值环节仍然被发达经济体占据。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新模式下贸易价值的获得与地位,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为进一步增强产业的技术吸收和再创造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在当今国际分工体系中,跨国公司的生产组织方式将众多分散、独立的海外市场联结成为满足生产需求的国际市场,从而产生出特有的技术扩散与技术溢出效应,由此也为发展中国家及其企业提升技术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企业应特别重视对外来技术的学习、吸收、再创造,不仅局限在对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简单引进,还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积极开展学习与研究,特别是对于不具有技术优势的产业,更要重视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再创造能力,进而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别重视提高技术引进再创新的研发投入力度,为引进技术迅速升华为自我创新技术提供坚实的保障,进而促进众多企业由贴牌加工商向自有品牌制造商转型,推动低、中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向全面扩散发展,加快中国 “制造”向中国 “智造”的迈进。 二为构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核心竞争力。要改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实现产业升级,除了要增强技术吸收和创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构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首先,从政府到企业,都应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弘扬创新文化,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制定并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不仅要在宏观层面上重视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大技术创新与产业的整合力度;还要深入到企业、个人等微观层面,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树立将自主创新贯穿于整个价值链的新观念,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对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高端环节的研发投入。 其次,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经济全球化导致知识传播与技术溢出的速度加快,劳动者的素质与受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知识传播与技术外溢的接受效果。因此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人才与技术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国内创新人才的培育,扩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自主权,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科技创新活动,着力提升制造业整体的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 再其次,要搭建更多卓有成效、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除了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类重点实验室等为依托,鼎力聚集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功效外,更要注重发挥众多国家自主创新实验区的示范作用与扩散能力,建立将科研成果向社会生产转化的多种平台与渠道,制定并真正落实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机制,从而促进更多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在目前我国所处的全球独有的后疫情时期,开展国际贸易尤其要注重发挥中国电子商务广泛、便利的优势。政府要鼎力搭建更多的相关交易平台,企业更要善于利用这一迅捷、高效的交易方式。只有线上线下相互结合,才能顺应形势,进而创造出更高的出口贸易价值和实现产业升级。 (本文作者为吉林财经大学博士 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