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装车量数据来源为汽车生产合格证,对多家电池企业配套同一车型产品采取平均值方式计算
■ 中国工业报 余 娜
12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0年11月新能源汽车电池装车量数据。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0.6GWh,同比上升 68.8%,环比上升80.9%,增长幅度较大。装车量排名前三的企业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和LG化学。
数据显示,11月,动力电池产量共计12.7GWh,同比增长40.7%,环比增长29.1%。其中三元电池产量7.3GWh,占总产量57.3%,同比增长35.6%,环比增长32.1%;磷酸铁锂电池产量5.4GWh,占总产量42.5%,同比增长49.3%,环比增长25.1%。
1~11月,动力电池产量累计68.3GWh,同比累计下降13.8%。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40.0GWh,占总产量58.6%,同比累计下降20.5%;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28GWh,占总产量41.1%,同比累计上升5.7%。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增九成
11月,磷酸铁锂变身 “香饽饽”,多家车企试水。
具体看,产量方面,磷酸铁锂电池产量5.4GWh,占总产量42.5%,同比增长49.3%,环比增长25.1%。
装车量方面,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4.7GWh,同比上升91.4%,虽然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同比增长翻倍,但对比10月,其装车量依旧大幅攀升,环比上升95.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17.5GWh,占总装车量34.5%,同比累计增长13.0%,已超越去年同期水平。
经历了 “疯狂”的自燃事件后,车企逐渐从高镍三元锂路线中退了出来。同时,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不断完善,其经济性和安全性得到市场认可,自7月开始装机量大幅上涨,车企产品布局对磷酸铁锂也有所侧倾。
一直坚持磷酸铁锂路线的比亚迪在推出刀片电池和旗舰车型汉后,今年以来陆续完成全系主销车型对刀片电池的全面切换,行业 “领头羊”特斯拉也推出磷酸铁锂电池版本的Model3,相比此前三元锂车型价格进一步下探。此外,上汽荣威Ei5、长城欧拉好猫、北汽EU5等一众自主品牌车型也均试水磷酸铁锂电池。
今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在工信部新能源乘用车公告中的比重不断创出新高,尤其在第10批、11批推荐目录中,均有40%左右的新能源乘用车搭载铁锂电池。但受低温影响,以特斯拉Model3为首的众多磷酸铁锂车型出现续航大幅缩短甚至减半的情况,市场热度有所降低。
另有预测估计,磷酸铁锂电池可能会在明年第二季度超越三元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装车量再度回升
经历了10月的下降后,11月三元锂电池装车量再度回升,达5.9GWh,同比上升56.1%,环比上升71.6%。但全年来看,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32.9GWh,占总装车量64.9%,同比下降8.0%。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发生了超过30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大部分自燃的车辆都搭载了NCM811电池。受此影响,811路线被市场认为过于冒进,而技术更加成熟的NCM532电池,受到追捧。
11月,瑞浦能源电池装机量达0.22GWh,超越松下排名第六,市占率达2.1%,与上月持平。自今年7月瑞浦能源挤进电池装车量Top10后,市占率较为稳定。同样,作为532电池路线的践行者,中航锂电和国轩高科一路高歌猛进,市占率整体走高,逐渐领先松下并拉开距离。
在这场电池路线的 “混战”中,三元锂电池的路线转换并未影响头部企业市场地位,同时,中航锂电等快速转换532路线的企业也收获了市场红利,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宁德时代装车量第一 松下跌至第七
具体到电池供应商排名,11月国内仍以宁德时代为首,其48.9%的装车量市场份额依旧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是拥有完整自主三电技术的比亚迪,市场份额达14.8%;排名第三的则是韩国LG化学,占比7.9%。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排名一直靠前的松下跌至第七名,市场份额仅占1.8%,装车量为0.19GWh。11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名仍以自主企业占据多数地位。
从装车量的集中度水平来看,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47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10月增加了9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的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7.6GWh、8.9GWh和9.8GWh,占总装车辆分别为71.1%、83.5%和92.0%。
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69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的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36.5GWh、41.7GWh和46.8GWh,占总装车辆分别为72.1%、82.2%和92.3%。
按车型划分,平均装车电量为49.7kWh,环比上升12.7%。其中纯电动乘用车和纯电动客车单车平均带电量分别为46.2kWh/辆和227.5kWh/辆,环比分别上升9.2%和12.8%。
纯电动乘用车系统能量密度在140(含)~160Wh/kg和160Wh/kg及以上车型产量分别为4.6万辆和4.7万辆,占比分别为28.5%和35.7%,125Wh/kg以下车型产量2.9万辆,占比18.4%,较10月份下降4.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