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 余娜
“目前,国家免疫规划所需要的全部14种疫苗,80%以上都由中国生物生产供应。在重大疾病和自然灾害应急防控中,中国生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2月27日,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在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表示。
作为我国生物制品行业奠基者和公共卫生安全支撑者,中国生物在疾病控制、医疗抢救、战备救灾和援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人用疫苗企业,年产能达50余种7亿剂次,供应全国超过80%的免疫规划用疫苗;是中国最大血液制品企业,最早研发生产抗体药物、医学诊断和动物保健产品的企业,也是国内唯一通过批准的肉毒毒素生产商。
1919年3月,中国生物的前身中央防疫处在北京成立。作为行业奠基者,中国生物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一百年里,中国生物在国际上首创了7个产品,国内首创了33个产品。这些创新成果,大幅降低了传染病发病率,显著提高了平均预期寿命,保障了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在今年的新冠疫情防控中,中国生物闻令而动,集中资源,迅速投入科技攻关战。 “到目前为止,中国生物是国内唯一在诊断、治疗、预防三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取得重大成果的抗疫主力军。”杨晓明说。
据杨晓明介绍,中国生物在医学诊断领域,解决了阻击疫情要面对的两个问题:第一,排除。就是看清楚这个病毒 “不是什么”,中国生物首先排除了56种呼吸、消化等系统已知病原,协助聚焦发现新病原。第二,判定。中国生物用48小时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全国第一批获得了生产注册证,被称为新冠病毒 “探照灯”。
此后,又完成了两次升级:一是同时检测七种冠状病毒的 “七联冠”;二是 “30分钟”出结果的快捷核酸试剂。
“决战决胜新冠肺炎疫情,最终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靠疫苗。”杨晓明说。
在治疗领域,针对重症患者,中国生物率先提出了康复者血浆治疗这一疗法。治疗方案已载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血浆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使用938例患者,在接受监测的670例患者中,检测指标或症状改善508例,占75.82%。I期临床结果已在 《美国科学院院报》 (PNAS)发表。”杨晓明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布局的五条技术路线中,中国生物主攻灭活疫苗,这是基于:第一,灭活疫苗生产工艺成熟、质量可控、效果可靠。第二,中国生物有成熟的灭活疫苗技术平台、人才团队,多种灭活疫苗已经成功上市并广泛使用。第三,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应急研发经验。第四,工业化的生产能力。
杨晓明还透露,当前中国生物北京和武汉生物所,正同步启动灭活疫苗科技攻关。4月12日,武汉所取得全球第一个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批件;4月27日,北京所也拿到批件,为灭活疫苗生产加上了双保险。
“一、二期临床试验各年龄段共计入组4064人,临床结果显示:疫苗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率远低于已上市的各类疫苗。两针免疫后阳转率达到100%。”杨晓明坦言,“疫苗的大规模产业化是中国生物的独特优势。中国生物将为中国抗疫继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