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双循环 推动产业与自贸区同步提升
■ 杨幸 程楠 当前全球680多个自贸区以及3000多个片区中,并非所有自贸区借助政策优势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发展。新加坡、鹿特丹、香农等发展较为成功的自贸区呈现一个共同特征,即以实体经济为经济发展支柱。这一现象一定程度反映出自贸区的意义并不限于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还包括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改革、营商环境优化等举措,促进富有地方特色和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等更深层次的内涵。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高耦合度,围绕自贸区产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现代金融、高端人才、体制机制的适配性,对丰富自贸区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国际竞争力 服务国家区域战略 自贸区产业发展应适应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历经四十余年改革开放,我国开放水平和营商环境有了巨大的飞跃,我国企业也更加适应市场化发展环境。当前自贸区立足对标国际最高经贸规则,担负市场开放的压力测试,是投资、贸易、金融、技术等制度创新的高地。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逐渐弱化,我国产业尤其是尚未完全对外开放的船舶、汽车、航空等行业,置于自贸区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中,无法依赖产业优惠政策,而被倒逼加速转型升级,适应扩大开放环境,在技术、产品、品牌等方面构建核心竞争优势。如浙江舟山片区瞄准建设国际一流的绿色石化基地,安徽蚌埠片区聚焦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江苏苏州片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均力求培育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同时,自贸区产业发展应把握好自贸区差异化定位,服务国家区域战略。经过近7年的探索和拓展,我国自贸区在地理上覆盖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自贸区作为国家战略推进的前沿阵地,要求产业兼顾本地基础优势和区域战略定位,谋求特色发展的同时服务于国家战略总体布局。 衔接国内国外市场 畅通产业双循环 自贸区产业发展要衔接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畅通国内外产业双循环。自贸区汇集了构建“双循环”的关键要素,围绕货物、服务市场探索制度型开放,立足国内、面向全球引进输出优质资源。在当前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大变局中,自贸区亟待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有效衔接国内外“双市场”,畅通国内外 “双循环”。 从国内循环来看,自贸区要求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带动内需升级,满足内需市场,瞄准解决国内循环的痛点、堵点,补全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和创新链的关键节点。如浙江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围绕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产业,建立产业链 “链长制”责任体系,提升 “补链”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在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 从国际循环来看,沿海延边及 “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自贸区产业被赋予强化国际合作的任务,通过实施国际贸易通关便利化、关税政策、监管政策,大幅压缩跨境贸易时间和成本,促进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奠定了现代化国际循环的基础。 分业施策 推动产业与自贸区同步提升 对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源大进大出,要在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进出口关税上做文章,进一步研究降低成本、提升便利化水平的举措。 对资本密集型产业,资金流动性强,要在投资便利、金融开放、减免所得税上做文章,不断完善现代化金融体系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对技术密集型产业,软环境要求高,要在技术和人员交流上做文章,以高端人才队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从全球科技发展和产业竞争格局出发做好战略布局。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精密仪器等产业为例,要以自贸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如何规避技术封锁,对接国际前沿科学技术和先进制造工艺,从创新载体建设、国际人才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有效改革开放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