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奋斗的红旗永不褪色
——大庆精神述评
■ 新华社记者 杨喆 孙彪 唐铁富 1959年9月26日,新中国成立十年大庆前夕,大庆油田被发现。一场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孕育了大庆精神。 201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指出:60年来,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亘古荒原上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创业:铸就 “大庆之魂”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石油作为国家建设的血脉,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然而,近代一百多年积贫积弱,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 20世纪50年代末,党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历经艰辛探索,1959年9月26日,位于松辽盆地的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页就此翻开。 1960年2月,来自祖国各地的数万名退伍转业官兵、科技工作者等,奔赴这片荒原,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 大庆精神,在这场气吞山河的大会战中孕育。 “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没油是最大的矛盾。” “铁人”王进喜带领钻井队于1960年3月奔赴大庆,下了火车,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先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钻井纪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是这场大会战中所有参与者的共同追求与坚强决心。 求实奉献:书写 “大庆奇迹” 在大庆油田采油一厂第三油矿中四采油队,一面写有 “三老四严”精神的红旗上,签满了队员的名字。作为 “三老四严”精神的发源地,建队60多年来,中四队进进出出1700多人,始终保持着干部无违纪、员工无违规、安全无事故、荣誉无水分的 “四无”纪录。 “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干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这不仅是中四队的传统,也是大庆精神的深刻内涵之一。”中四队队长王一伦说。 大庆精神中,讲究科学、 “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大庆第二代 “铁人”王启民,数十年不懈努力,用 “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 “三超精神”,突破了一个个传统理论 “禁区”,推动大庆油田持续高产稳产。 改革创新:永葆 “精神”活力 大庆精神,薪火相传,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激励着一代代人接力奋斗。 在大庆油田一处井场,井架巍然耸立,“铁人”王进喜带过的1205钻井队,正在昼夜不停进行钻井工作。不久前,1205钻井队使用先进的新型钻机,打破石油新战场钻井周期新纪录。 “大庆精神不仅仅是 ‘人拉肩扛’ ‘端水打井’ ‘带伤跳泥浆池压井喷’,更是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大庆市委党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所所长王丽丽说。 创新,是大庆精神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 大庆第三代 “铁人”李新民,实现了 “铁人”王进喜把井打到海外去的夙愿。如今,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大庆油田 “走出去”实现新跨越,海外业务进入中东、中亚、亚太、非洲和美洲五大区域,海外权益产量达到千万吨级规模。 实现二氧化碳封存利用、建设2000余亩碳中和林、每年达标处理6亿吨含油污水……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持续深化改革,大庆精神的时代内涵愈加丰富。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既是历史的,更是时代的。大庆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我们攻坚克难、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之根、队伍之魂、力量之源。”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方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