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青岛自贸片区酶试剂生产车间景照。 (资料图片)
■ 中国工业报 孟凡君 左宗鑫
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国家之一,生物产业门类、体系齐全,具备加快发展生物经济的有利条件。“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但是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尚属空白。
日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的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四大重点发展领域。
一是顺应 “以治病为中心”转向 “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二是顺应 “解决温饱”转向 “营养多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 三是顺应 “追求产能产效”转向 “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四是顺应 “被动防御”转向 “主动保障”的新趋势,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认为,未来五年和更长一段时间,在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牵引下,我国生物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将持续壮大,有力支撑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 《规划》,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到2035年,按照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
“生物经济是我国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生物经济产业多年以来保持了持续稳健发展,未来生物经济的产业规模可达到40万亿元,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表示。
优化区位布局
《规划》提出,建设生物经济创新发展高地。引导创新资源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发展,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发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地区生物产业体系完备、科研基础扎实、医疗资源丰富、国际化程度较高等优势,集中力量组织实施重点产业专项提升行动,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生物经济创新极和生物产业创新高地。
据悉,过去半年多以来,多地政府已下发相关文件,积极推动生物经济发展,并且多数均已给定产业发展量化指标。
黑龙江省于3月30日出台 《黑龙江省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 《黑龙江省支持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总规模超过42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至10%。
四川省、湖北省的相关 “十四五”规划中,分别提出到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规模超过1.5万亿元、生物核心产业总规模突破6500亿元的目标。
江苏南京市发布的 《生物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也提及,到2023年生物经济将成为南京市新经济增长点,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
云南发布的 《云南省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云南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生物经济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是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加快发展生物经济是顺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认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经济的技术、人才和基础是高技术领域中差距最小的,而且生物资源丰富,生物经济是我国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因此,生物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引擎。生物经济在直接服务人民群众衣、食、美、安的现实需求的同时,也将极大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生物企业上市培育
《规划》提出,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行业监管、市场应用等领域改革,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投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框架,加快形成有利于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
在强化金融支撑服务方面,将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等作用,大力支持创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集聚,解决企业研发和生产所需资金。加强生物企业上市培育,进一步加大对生物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的支持力度,吸引优质生物企业在主板和科创板上市。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中小生物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支持银行研发更多与生物经济特点相适应的信贷产品。
“生物科技企业研发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尤其生物创新原研药的研发过程极其艰难,存在着 ‘三十效应’,即:研发耗时十年以上,投入超过10亿美元,成功率不足1/10。”邓之东认为,生物科技类企业上市,可极大促进生物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丰富A股上市企业品类,增强A股市场 “经济晴雨表”性,对A股市场的产业结构优化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吸引更多股权投资等长期产业投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壮大中长期投资者规模,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持续稳健发展。